【词语】 魁首
【全拼】 kuíshǒu
【释义】
  • 首领;位居首者。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赏(尹赏)所留者,皆其魁首,或故吏善家子失意随轻侠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苏州府太仓夷亭有个张小舍,是个有名极会识贼的魁首。”欧阳予倩《人面桃花》第一场:“辜负我文章魁首,满腹经纶。”

  • 【例句】 1、一次,他们参加社会党人集会的时候被一个小报记者张冠李戴地写进报道里,成为无政府主义者的魁首,遭到孤立和围攻,罗丝也正式和他分手了。
    2、 歹徒魁首
    3、 五经魁首
    4、 克劳德或许不过是个骗子,他的虚荣、野心和才智使他在世上恶人中争得魁首之名:有残忍癖,总能爬上顶端。
    【近义词】 1. 魁首 - 俊彦

    【俊彦】释义:

  • 杰出之士,贤才。

    《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孔传:“美士曰彦。”《后汉书·班固传》:“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不踰矩,盖清庙之光暉,当世之俊彦也。”前蜀贯休《送王毂及第后归江西》诗:“太宗罗俊彦,桂玉比光辉。”徐迟《哥德巴赫猜想》:“新起的一代俊彦……如朝霞烂熳。”

  • 2. 魁首 - 元首

    【元首】释义:

  • 头。

    《逸周书·武顺》:“元首曰末。”孔晁注:“元首,头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远取诸物,则天尊地卑,以著人伦之体;近取诸身,则元首股肱,以表君臣之序。”宋梅尧臣《目释》诗:“我居元首间,分并日月光;左右各照曜,盲一岂相妨。”清唐甄《潜书·宗孟》:“如元首手趾,皆如我所欲至,夫如是,乃谓之能尽性也。”

  • 君主。

    《书·益稷》:“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孔传:“元首,君也。”三国魏曹丕《灾异免策三公诏》:“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辠己之义乎?”宋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臣避命弗获,居宠为忧,谨当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

  • 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陈毅《开国小言》诗:“元首耀北辰,元戎雄泰岱。群英共检閲,盛业开万代。”

  • 为首者,祸首。

    《魏书·刑罚志》:“若羊皮(费羊皮)不云卖,则回(张回)无买心,则羊皮为元首,张回为从坐。”《旧唐书·韦虚心传》:“景龙中,西域羌胡背叛,时并擒获,有敕尽欲诛之。虚心论奏,但罪元首,其所全者千餘人。”

  • 创始人。

    清钱谦益《采花酿酒歌》:“採花酿酒谁作法,终古修罗是元首。”

  • 岁之始。

    《晋书·律历志中》:“汤作《殷历》,弗復以正月朔旦立春为节也,更以十一月朔旦冬至为元首。”

  • 3. 魁首 - 渠魁

    【渠魁】释义:

  • 大头目;首领。

    《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孔传:“渠,大。魁,帅也。”孔颖达疏:“‘歼厥渠魁’,谓灭其元首,故以渠为大,魁为帅,史传因此谓贼之首领为渠帅,本原出於此。”宋陆游《董逃行》:“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孟获乃南蛮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粟戡时《湘路案》:“又有言留日本铁道学生焦达峯乃湖南会党之渠魁者。”

  • 4. 魁首 - 翘楚

    【翘楚】释义:

  • 语本《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郑玄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本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用以比喻杰出的人材或突出的事物。

    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刘炫於数君之内,实为翘楚。”宋辛弃疾《贺新郎》词:“王郎健笔夸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鶩,竞传佳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三·酉阳杂俎》:“自唐以来,推为小説之翘楚,莫或废也。”《孽海花》第三二回:“梦兰本是交际场中的女王,来做姐妹花中的翘楚,不用説灵心四照,妙舌连环,周旋得春风满座。”黄兴《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之前因后果》:“此次死义诸烈士,皆吾党之翘楚,民国之栋樑。”

  • 5. 魁首 - 领袖

    【领袖】释义:

  • 衣服的领和袖。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仓头衣緑褠,领袖正白。”宋苏轼《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诗:“但放奇纹出领袖,吾髯虽老无人憎。”清褚人穫《坚瓠八集·跳月记》:“衫襟领袖,悉锦为缘。”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彬彬是大红绸子衣服,乳色的领袖,白丝袜,黑漆皮鞋。”

  • 谓为人仪则,为他人作表率。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故以暉映先达,领袖后进。”吕向注:“领袖,可为人之仪则。”宋杨万里《题益公丞相天香堂》诗:“君不见君王殿后春第一,领袖众芳捧尧日。”清洪昇《长生殿·定情》:“寰区万里,徧徵求窈窕,谁堪领袖嬪嬙?”鲁迅《热风·估<学衡>》:“原来做一篇序‘以尽其领袖后进之责’,便有这样的大罪案。”

  • 带领,率领。

    黄中黄《沉荩》第二章:“北方之谭嗣同,南方之唐才常,领袖戊戌、庚子两大役,此人所共知者也。”

  • 比喻同类人或物中之突出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后进领袖。”唐玄宗《<孝经>序》:“韦昭、王肃,先儒之领袖。”邢昺疏:“此指言韦王所学,在先儒之中如衣之有领袖也。”宋王谠《唐语林·豪爽》:“﹝唐玄宗﹞尤爱羯鼓横笛,云:‘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为比。’”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有一箇马孟起,他是箇杀人的领袖。”《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谁知卞福老婆,是个拈酸的领袖,喫醋的班头。”

  • 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茅盾《子夜》十:“他听得家乡的人推崇他为百业的领袖,觉得有点高兴了。”叶圣陶《倪焕之》八:“绅富人家的子弟常常处于领袖的地位……唯有他们可以发号令,出主张。”秦牧《<长河浪花集>序》:“走在我们前头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他们的璀璨光辉自然是不待多说了。”

  • 6. 魁首 - 首脑

    【首脑】释义:

  • 指头脑。

    《楚辞·九辩》“纷纯纯之愿忠兮”汉王逸注:“思碎首脑,而伏节也。”

  • 为首的人;领导人。如:首脑人物;政府首脑。

  • 7. 魁首 - 首领

    【首领】释义:

  • 头和脖子。

    《左传·隐公三年》:“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如陛下厌臣,臣首领不保,又安得自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曾氏在日,犹必諂事官文,始得保全首领。”

  • 某些集团的领导者;为首的人。

    《北史·任城王云传》:“帝从之,命敕勒首领,执手劳遣之。”宋岳飞《奏河北诸捷状》:“兴等差人招诱王屋县百姓首领王璋等五十餘人。”《太平天囯故事·洪杨带兵过瑶寨》:“他们要给太平军送行,要见一见太平军首领的面容。”

  • 【相关词】 “花魁” 一举夺魁 五经魁 五经魁首 五魁 亚魁 从魁 会魁 伦魁 侓魁 倚魁 元魁 党魁 八魁 六阳魁首 凶魁 功首罪魁 十魁 占魁 发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