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馂余
【全拼】 jùn yú
【释义】
  • 吃剩馀的食物。

    《礼记·郊特牲》:“厥明,妇盥馈,舅姑卒食,妇餕餘,私之也。”孔颖达疏:“食餘曰餕。妇餕餘,谓舅姑食竟,以餘食与之也。”《魏书·穆寿传》:“遇诸父兄弟有如僕隶,夫妻并坐共食,而令诸父餕餘。”

  • 馀剩的食物。

    《礼记·曲礼上》:“餕餘不祭。”孙希旦集解:“朱子曰:‘餕餘之物,不可以祭先祖。’”《元史·尉迟德诚传》:“入见,帝方食,赐以餕餘。”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鬼哭》:“亲戚邻里来候问者,皆设酒殽於厅上款之,二更始散去。餕餘尚多,有子侄四五人,復聚饮於斋中。”

  • 比喻残剩的东西。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国内之军阀既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而资产阶级亦眈眈然欲起而分其餕餘,故中国民族政治上、经济上皆日即于憔悴。”

  • 【例句】
    【近义词】 1. 馂余 - 冷炙

    【冷炙】释义:

  • 已凉的饭菜;剩余的饭菜。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今世曲解,虽变於古,犹足以畅神情也。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盃冷炙之辱。”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明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每市一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之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

  • 2. 馂余 - 残羹

    【残羹】释义:

    【相关词】 余馂 壶馂 登馂 饮馂 馂余 馂羞 馂豏 馂饔 馂馅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