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磋议
【全拼】 cuō yì
【释义】
  • 商谈;协议。

    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编第九章:“初,湖南之独立也,党人为借声援备万一起见,公推龙昭灵赴长沙,有所磋议,然尚在途未达也。”龚振黄《青岛潮》第三章:“此事磋议未毕,而日本神尾总司令已奉命将青岛海关之文件财产遽行押收矣。”

  • 【例句】
    【近义词】 1. 磋议 - 商讨

    【商讨】释义:

  • 商量讨论。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三之十八:“他们受到家庭环境的薰染,自修有典籍,教养有父兄,商讨切磋有师友。”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七:“他们经过集体商讨,决定种大红袍花生。”

  • 2. 磋议 - 磋商

    【磋商】释义:

  • 互相商议;交换意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如此往返磋商,到底五十块洋钱成的交。”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总之这第一碗一定是‘龙虎斗’,无可磋商。”徐迟《入峡记》:“船长、大引水、大副、轮机长他们探讨、磋商、研究,谈到崆岭、泄滩这些个著名的险滩,有时还争论。”

  • 3. 磋议 - 筹议

    【筹议】释义:

  • 犹筹商。谋划商议。

    《周书·苏亮传》:“亮有机辩,善谈笑,太祖重之。有所筹议,率多会旨。”清梁章鉅《退庵随笔·政事三》:“余藩吴五年,日思此事,尝密与潘功甫舍人筹议。”清林则徐《批上海县请疏浚李从泾新泾河工程禀》:“仰苏州布政司,会同苏松太道,即速转飭该县督率绅耆人等,刻日赶紧筹议,通稟察覈。”《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同乡诸公热心筹议,非不曲陈利害,奈锡良付诸不闻不覩,其奈之何!”

  • 【相关词】 以资切磋 切磋 切磋琢磨 如切如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相切相磋 磋切 磋商 磋峨 磋摩 磋琢 磋砻 磋磋 磋磥 磋磨 磋议 磋跌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