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细长。
宋苏轼《江瑶柱传》:“稍长,去襮纇,頎长而白晳,圆直如柱,无丝髮附丽态。”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程晋芳》:“君生而頎长,美鬚髯。”茅盾《风景谈》:“特别是那些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母亲对她的态度有了显著的好转。因为这时她已经长成了一个颀长、俊美的少女。”
【修长】释义:
同“脩长”。
长远。2.细长、苗条的。
【悠长】释义:
久远;漫长。
《汉书·叙传上》:“道悠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三国魏曹丕《离居赋》:“愁耿耿而不寐,歷冬夜之悠长。”宋范仲淹《老人星赋》:“发天文之炳焕,符帝德之悠长。”戴望舒《雨巷》诗:“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深长。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下》:“中唐格调流宛,而意趣悠长。”《平山冷燕》第二回:“览《四瑞图》诗,体式端穆,意味悠长。”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一唱三叹,意味悠长。”
指声音徐缓持久。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曰‘声依永’,言声韵之贵悠长也。”冰心《我的邻居》:“忽然一声悠长的汽笛,惨厉的叫了起来。”
【细长】释义:
1.与长度或高度比起来直径很小的。2.瘦的,长得不胖的;不丰满的。如:因为节食变得瘦削细长的身躯。3.像线的;细而长的。如:细长的头发。【矮小】释义:
低小。
冰心《寄小读者》十八:“两旁的店铺,却比较的矮小。”老舍《骆驼祥子》四:“河岸北的麦子已吐了芒,矮小枯干,叶上落了一层灰土。”
指身材又矮又小。
杨朔《潼关之夜》:“他身上穿的也是这件军用的黄色棉大衣……不过背后还背着一个大包裹,对于他的矮小的身材似乎过分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