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袢延
【全拼】 pàn yán
【释义】
  • 《诗·鄘风·君子偕老》“是紲袢也”毛传:“絺之靡者为縐,是当暑袢延之服也。”按,袢延,迭韵连语,汉时常语。其义有三说:(1)谓暑热之气。

    孔颖达疏:“紲袢者,去热之名,故言袢延之服,袢延是热之气也。”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诗:“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前。”(2)谓以衣揩摩汗泽。段玉裁曰:“袢延叠韵,如方言之襎裷,汉时有此语……揩摩之意。外展衣,中用縐絺为衣,可以揩摩汗泽,故曰褻袢。”见《说文解字·衣部》“袢”字注。(3)形容衣服纵弛、宽舒。俞樾曰:“袢延,犹伴奂也。《卷阿》篇‘伴奂尔游矣’,笺云:‘伴奂,自纵弛之意’……当暑袢延之服,谓当暑自纵弛之服也。”见《群经平议·毛诗一》。

  • 【例句】 1、宜淙皇芨辔?酰?栈故侨砣酰幌绰逞诺恼饬礁龆?犹?浚?夷Ω丁T敢?突?兆判卸裰?说亩癖ㄓλ?
    【相关词】 嚣袢 袢延 袢暑 袢溽 袢热 袢燠 袢袄 袷袢 靴袢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