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寄食;勉强维持生活。
《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杜预注:“餬,鬻也。”孔颖达疏:“《説文》云:‘餬,寄食也。’以此传言餬口四方,故以寄食言之……《释言》云:‘餬,饘也。’则餬是饘、鬻别名。今人以薄鬻涂物谓之餬纸、餬帛,则餬者以鬻食口之名,故云餬其口也。”《庄子·人间世》:“挫鍼治繲,足以餬口。”成玄英疏:“餬,饲也。庸役身力以饲养其口命也。”《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得罪於监司,被诬赃罪,废为庶人,家贫无以餬口。本寺住持是臣母舅,权充行者,觅些粥食,以延微命。”巴金《家》七:“中学毕业以后,他无力升学,只得找了一个小事餬口:教王家两个孩子的英文和算学。”
【谋生】释义: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唐刘长卿《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明陶宗仪《辍耕录·丘真人》:“处机自念,谋生太拙,学道无成,辛苦万端,老而不死。”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留着你爹,好好谋生,可以养家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