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臙脂山”。即燕支山。古在匈奴境内,以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因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向为塞外值得怀念的地方。清纳兰性德《满江红》词:“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想念臙脂山下,悲哉秋气。”
古代闽中郡北莲花峰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红如胭脂而得名。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闽中郡北莲花峯下有小阜,土色殷红,俗谓之胭脂山,相传闽越王女弃脂水处也。”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