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桢干
【全拼】 zhēngàn
【释义】
  • 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障土的叫干。《书·费誓》:“峙乃楨榦。”孔传:“题曰楨,旁曰榦。”孔颖达疏:“题曰楨,谓当墙两端者也。旁曰榦,谓在墙两边者也。”《史记·鲁周公世家》:“鲁人三郊三隧,歭尔芻茭、糗粮、楨榦,无敢不逮。”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五》:“三代以上,十而税一,用之力役,用之田猎,用之兵戎。车马牛、楨干、芻粮、器甲,皆民供之。”章炳麟《訄书·明农》:“蔬屮之丰,园圃毓之;楨榦之富,虞衡作之。”

  • 指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人或事物。

    汉匡衡《上政治得失疏》:“朝廷者,天下之楨干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皆社稷之楨干,国家之良辅。”唐柳宗元《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镇﹞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楨干。”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有刚毅不挠,虽遇外物而弗为移,始足作社会楨干。”

  • 支撑,支持。《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帝见延及妻子,愍然伤之,乃下詔曰:‘昔周之爵封千有八百,而姬姓居半者,所以楨干王室也。’”《魏书·礼志二》:“昔尧敦九族,周隆本枝,故能磐石维城,御侮於外。今臣之所亲,生见隔弃,岂所以楨干根本,隆建公族者也。”

  • 【例句】
    【相关词】 丁宝桢 刘敦桢 刘桢 国桢 基桢 干桢 杨维桢 松桢 桢固 桢子 桢干 桢弼 桢木 桢材 桢臣 沈葆桢 潘汝桢 王桢 竺可桢 邓廷桢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