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瀟洒”。
亦作“瀟洒”。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
唐李白《王右军》诗:“右军本清真,瀟洒在风尘。”宋姜夔《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钟元常,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瀟洒纵横,何拘平正?”明沉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瀟洒仙模样。”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道静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
悠闲自在。
明高攀龙《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瀟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復攒眉。”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三:“方主任心里想:‘你倒潇洒,闲着没事,散散步,等着学习吧。’”
凄清、寂寞貌。
唐李德裕《题奇石》诗:“藴玉抱清辉,闲庭日瀟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宋苏舜钦《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禪房瀟洒皆依旧,世路崎嶇有万殊。”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瀟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清王辂《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瀟洒谁同?暗递清琴隔院风。”
幽雅、整洁。
唐姚合《溪路》诗:“此路何瀟洒,永无公卿跡。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宋文天祥《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瀟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瀟洒,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如今搬在城里一个曲巷小楼,且是瀟洒。”
清凉。
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唐司空图《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瀟洒,艷逐寒云变惨悽。”
雨落貌。
唐韦应物《夏夜忆卢嵩》诗:“不知湘雨来,瀟洒在幽林。”唐权德舆《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元揭傒斯《黄鹄山听雨》诗:“瀟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俊逸】释义:
英俊洒脱,超群拔俗。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自序》:“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右军人品高,故其书瀟洒俊逸。”老舍《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它们的羽毛是那么光洁,姿态是那么俊逸,再配上那红的墙,绿的柏,与金瓦的宫殿,真是仙境中的仙鸟。”
指超群拔俗的人。
晋葛洪《抱朴子·穷达》:“俊逸縶滞,其有憾乎?”明李贽《寄方子及提学》诗:“此方多俊逸,长养报明时。”明陈子龙《送宋子建应试金陵随至海州成婚》诗:“南朝多俊逸,东府最风流。”
【洒脱】释义:
潇洒脱俗。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我看逸云那人洒脱得很。”郭沫若《芍药及其他·银杏》:“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
利落;利索。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十四娘为人勤俭洒脱,日以絍织为事。”
自由不拘。
明徐渭《读龙惕书》:“将清浄者喜其无情,圆活者忘其诡随,遂非者假口洒脱,而放肆者遂至於无忌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沉将仕道:‘论来初次拜謁,礼该具服。今主人有命,恐怕反劳,若许便服,最为洒脱。’”老舍《茶馆》第三幕:“这就算是处长个人的小俱乐部,由我管理,一定要比公馆里更洒脱一点,方便一点,热闹一点。”
摆脱开。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洪恭见小老婆执意不肯,又怕二程等久,只得发箇狠,洒脱袖子,径奔出茶坊来。”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作我们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茅盾《创造》二:“当在许多人前她的手被君实握着,她总是一阵面红,于是在几分钟之后便借故洒脱了君实的手。”
自然,不拘束。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胡紘李沐》:“沐诗文洒脱,晚著《易》颇契奥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鬼令》:“教諭展先生,洒脱有名士风。”洒,一本作“洒”。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下·歌舞》:“殊不知妇人体态,不难于庄重妖嬈,而难于魁奇洒脱。”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他的风度,庄重而又洒脱。”
犹摆脱。
《水浒传》第一一○回:“燕青洒脱不开,只得和李逵入城看灯。”洒,一本作“洒”。
【英俊】释义:
才智卓越;俊逸超群。
唐杜甫《陈拾遗故宅》诗:“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唐杜甫《最能行》:“若道土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太平天囯石达开《白龙洞题壁诗》序:“旋见粉墙刘云青句,寓意高超,出词英俊。”
才智出众的人。
汉贾谊《新书·道术》:“英俊在位则主尊,羽翼胜任则民显。”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使南海》诗:“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来日聚文武於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鲁迅《书信集·致章廷谦》:“但愿有英俊出于中国之心,终于未死,所以此次又应青年之请,除自由同盟外,又加入左翼作家连盟。”
容貌俊秀而精神。
《世说新语·雅量》“王夷甫尝属族人事……族人大怒,举樏掷其面,夷甫都无言”南朝梁刘孝标注:“王夷甫自谓风神英俊,不至与人校。”宋柳永《洞仙歌》词:“奈傅粉英俊,梦兰品雅。”《老残游记》第十回:“却看那扈姑,丰颊长眉,眼如银杏……於艳丽之中,有股英俊之气。”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古部长带了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走了过来,瘦瘦的,高高的,容貌英俊、果敢。”
【土气】释义:
地气。指从泥土中蒸发上升的气体。
《国语·周语上》:“阳癉愤盈,土气震发。”宋梅尧臣《暴雨》诗:“云薄风回雨点麤,日腥土气随吸呼。”
指土壤的性质。
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阳陵县东,其地衍隩;土气辛螫,嘉穀不值。”
指气候。
《列子·汤问》:“土气和,亡札厉。”《后汉书·东夷传·挹娄》:“﹝挹娄﹞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南齐书·崔怀慎传》:“载丧还青州,徒跣冰雪,土气寒酷,而手足不伤,时人以为孝感。”宋沉括《梦溪笔谈·药议》:“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
当地的习俗。
汉王充《论衡·谴告》:“赵他之性,习越土气,畔冠带之制。”《南齐书·州郡志上》:“西界荒餘,密邇寇虏,北垂萧条,土气彊獷,民不识义,唯战是习。”
金、木、水、火、土五气之一。即太阴湿土生化之气。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雷者,土气也,其音宫也,故应之以雷。”《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凡思心伤者病土气,土气病则金木水火沴之。”唐马总《意林》卷五:“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
犹俗气。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二:“楼阁界画稍有土气,观此第五叶中,楼阁用红丝作格,似近於俗。”
不时髦。
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在上海生活,穿时髦衣服的比土气的便宜。”老舍《四世同堂》八二:“拿毛巾当作手绢,带出点乡下人的土气。”魏巍《东方》第一部十二:“衣服鞋袜都要穿得像个样子,不要让人家笑话我们太土气了。”
【木讷】释义:
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訥,近仁。”何晏集解引王肃曰:“木,质朴;訥,迟钝。”《后汉书·韦彪传》:“宜鉴嗇夫捷急之对,深思絳侯木訥之功也。”宋黄庭坚《古意赠郑彦能八音歌》:“木訥赤子心,百巧令人老。”《明史·傅珪传》:“珪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
泛指质朴,无文饰。
唐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文胜质,则綉其鞶帨;质胜文,则野於礼乐而木訥不华。”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一:“我听着他那木讷而低抑的声音……晓得他的内心是虔诚地在替德甫哀悼着的。”
指木讷的人。
唐林滋《木人赋》:“既无丧无得,亦不识不知。跡异草莱,其言也无莠;情同木訥,其行也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