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戕害
【全拼】 qiānghài
【释义】
  • 残害。

    晋左思《魏都赋》:“风俗以韰惈为嫿,人物以戕害为艺。”宋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岂容有司自为轻重,苟快己志,以隳旧典,污辱善士,戕害不辜。”清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今既攻占城池,戕害文武,逆情显著,中外咸闻,非惟难许通商,自当以威服叛。”

  • 指伤害。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三章:“他戕害了自己,戕害了许多人,最后又在戕害他自己心爱的女人王晓燕。”

  • 【例句】 1、从15到24岁的这段时间里,我试图打消这个念头,可总觉得这样做是在戕害我的天性,认为我迟早会坐下来伏案著书。
    2、 这个岛上的居民身体受到白人疾病的戕害,文化受到善意的传教士的摧残,只有等待绝种的份儿。
    3、 不幸的是,有一些却受到色情和毒品的戕害
    4、 从萧红个人的悲剧经历,阐释小说中人物生命的摧残与戕害、神的扭曲与变态及其生存的动物性,以此揭示悲剧的广涵性。
    【近义词】 1. 戕害 - 摧残

    【摧残】释义:

  • 毁损,使残败。

    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唐寒山《诗》之一九一:“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明唐顺之《公移》:“据该道报称:刘庄一场,将次成巢,贼虽摧残已甚,而蹢躅可虞。”清汪懋麟《春夜雨中即事》诗之一:“絃管声中夜漏迟,满天风雨不曾知。梨花一树摧残了,可惜将开未放时。”沈从文《会明》:“一切的风雨寒暑,不能摧残它。”

  • 2. 戕害 - 杀害

    【杀害】释义:

  • 谓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杀人致死。

    《后汉书·董卓传》:“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唐刘知几《史通·暗惑》:“毒味经时,无復杀害。”《英烈传》第六一回:“决不许妄行杀害,荼毒生灵。”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人家不会杀害她们,她们没有罪。”

  • 3. 戕害 - 残害

    【残害】释义:

  • 伤害;侵害。

    《书·泰誓上》:“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后汉书·赵彦传》:“﹝劳丙﹞攻没琅邪属县,残害吏民。”唐杜甫《北征》诗:“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清顾炎武《郡县论一》:“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 犹残废;残疾。

    《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尔一身残害,岂能为用?”

  • 4. 戕害 - 蹂躏

    【蹂躏】释义:

  • 踩踏;践踏辗压。

    《汉书·王商传》:“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后汉书·班固传上》:“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蹸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李贤注:“蹂,践也。蹸,轢也。”蹸,《文选·班固<西都赋>》作“躪”。

  • 侵扰;侵略。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东攠乌桓,蹂轔濊貊。”李贤注:“蹂,践也。轔,轢也。”明唐顺之《答廖东雩提学书》:“连年虏骑入太原,蹂躪之惨,二百年来晋人所未见。”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若不亟行扫荡,非但老师糜餉,且多一日蹂躪,即多一方疮痍。”萧三《我记得……》诗:“这样美丽的邦家国土,怎忍叫敌人的铁蹄蹂躏?!”

  • 欺凌;糟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大娘闻之,忿气塞吭,曰:‘家无成人,遂任人蹂躪至此!’”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明公身任封疆,有心蹂躪读书人,何也?”曹禺《日出》第三幕:“翠喜大约有三十岁左右,一个已经受尽欺凌和蹂躏的女人。”

  • 【反义词】 1.戕害 - 爱护

    【爱护】释义:

  • 爱惜,保护。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宋洪巽《旸谷漫录》:“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陈毅《向秀丽歌》:“你学会了在紧要关头进行选择,爱护人民的事业重于爱护自己。”


  • 【相关词】 戕伐 戕囊 戕夷 戕害 戕害不辜 戕忍 戕折 戕杀 戕生 戕祸 戕虐 戕败 戕贼 戕身伐命 戕风 摧戕 染戕 残戕 自戕 虐戕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