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扬,扬起。
汉刘向《九叹·逢纷》:“揄扬涤荡,漂流陨往,触崟石兮。”
宣扬。
汉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著於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坐朝陪宴之臣,怀揄扬於内。”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御扎早流传,揄扬非造次。”宋司马光《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然光素无文,於诗尤拙,不足以揄扬盛美取信於人。”
称引,赞扬。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的故乡,在汉末虽曾经虞仲翔先生揄扬过,但是那究竟太早了。”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我们的太太在客人前极口替她揄扬,辩护,说她自然,豪爽,她自有她真正的美!”
【吹嘘】释义:
呼气。
《隋书·儒林传·王孝籍》:“咳唾足以活枯鳞,吹嘘可用飞穷羽。”清许秋垞《闻见异辞·返魂奇事》:“众仙女见朱某在侧,趁势吹嘘,如柳絮漾入晴空,飘扬无定。”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有海蛇一条,傍岸游泳,吹嘘吐沫,久而始隐。”
指喘气急促。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嘆气吹嘘,对老都管説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我们直恁地苦。’”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女娲﹞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呼吸吹嘘着,汗混和着。”
比喻用力极小而成大事。
南朝陈徐陵《檄周文》:“叱咤而平宿豫,吹嘘而定寿阳。”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吹嘘定鲁齐,谈笑平吴楚。”娲石女氏《吊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今我国民,不费吹嘘之力,汗血之劳,立宪幸福,拱手以得。”
吹气使冷,嘘气使暖,吹冷嘘热可使万物枯荣。
《后汉书·郑泰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李贤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
比喻寒暖变化。
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故知柔条朽榦,吹嘘变其死生;落叶凋花,剪拂成其光价。”清秋瑾《春草》诗:“吹嘘须着意,莫使感荣枯。”
指风吹。
唐孟郊《哭李观》诗:“清尘无吹嘘,委地难飞扬。”太平天囯洪秀全《御制千字诏》:“风偃四方,吹嘘猛厉,悠然作云,雨下空际。”
比喻奖掖,汲引。
《宋书·沉攸之传》:“卵翼吹嘘,得升官秩。”唐杜甫《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宋叶适《哭郑丈》诗之四:“泉蒙烦濬达,槁质费吹嘘。”师陀《李贺的梦》:“经过韩愈的吹嘘,李贺已经是名满京城了。”
吹捧;夸口;说大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老舍《四世同堂》十:“他自己呢也很会吹嘘,一提到身家,他便告诉人家他是世袭基督徒。”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也好吹嘘,总爱夸显过去他如何的阔绰豪放。”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美国人吹嘘,说这个师有一百七十五年建军的历史。”
谓吹竽。
北周庾信《小园赋》:“昔早滥於吹嘘,藉《文言》之庆餘。”倪璠注引《韩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粟食与三百人等。宣王死,文王即位,一一听之,处士乃逃……吹嘘,谓吹竽也。”参见“吹竽”。
10.道教语。导引吐纳。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僕少时授吹嘘之术於郑先生,病嬾不就。”
【抨击】释义:
用言论攻击或批评。
明陶宗仪《辍耕录·巴而思》:“﹝上﹞因目公曰:‘巴而思!臣下有违太祖之制、干朕之纪者,汝抨击毋隐。’”《明史·徐阶传》:“帝恶给事御史抨击过当,欲有所行遣。”清昭槤《啸亭续录·黄雅林》:“时有诗文就之商榷,先生輒加抨击。”秦牧《花城·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面貌,抨击腐朽落后的事物。”
【歌颂】释义:
歌唱《颂》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杜预注:“《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后谓用诗歌颂扬,亦泛谓用言语文字赞美。《后汉书·隗嚣传》:“﹝王莽﹞矫託天命,伪作符书……戏弄神祇,歌颂祸殃。”唐韩愈《上宰相书》:“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明张居正《贺瑞雪表》:“同万民而歌颂,莫罄豫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
指歌功颂德的诗文。
《汉书·王褒传》:“﹝上﹞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輒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是以丰功韙命,润色縢策,盛德形容,藻被歌颂。”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景范碑》:“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
【称颂】释义:
称赞颂扬。
《释名·释典艺》:“称颂成功谓之颂。”《魏书·孝感传·吴悉达》:“隣人孤贫窘困者,莫不解衣輟粮,以相賑恤。乡閭五百餘人诣州称颂焉。”《红楼梦》第二三回:“不説寳玉闲吟,且説这几首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抄録出来,各处称颂。”魏巍《壮行集·春天漫笔》:“毛泽东同志称颂白求恩医生是‘纯粹的人’。”
【赞颂】释义:
赞美歌颂。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其年,黄龙见鄴西漳水,衮上书赞颂。”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粃糠麟阁之雄,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彼独何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奇的友谊。”
文体名。“赞”和“颂”的并称。
宋叶适《宏词》:“若乃四六对偶,铭檄赞颂,循沿汉末以及宋齐,此真两汉刀笔吏能之而不作者,而今世谓之奇文絶技,以此取天下士而用之於朝廷,何哉?”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碑誌与纪传不同,碑誌或奉敕撰,或存交谊,或后嗣请求,体兼赞颂,称善不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