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踳駮”。错乱,驳杂。
晋左思《魏都赋》:“非醇粹之方壮,谋踳駮於王义。”南朝梁刘孝标《<金华山栖志>序》:“行藏纷纠,显晦踳驳。”《明史·解缙传》:“《礼记》出於汉儒,踳驳尤甚,宜及时删改。”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然氏王父字者竟亡,以其事志,则久更踳驳丧实。”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