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於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后因以“隍鹿”喻梦幻虚无。
宋文天祥《挽龚用和》诗:“名利无心付隍鹿,诗书有种出烟楼。”亦作“隍下鹿”。王德锺《十九岁述怀》诗之二:“得失浑忘隍下鹿,餐眠应笑栅中豚。”参见“覆鹿寻蕉”。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