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谯楼
【全拼】 qiáolóu
【释义】
  • 城门上的瞭望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詔诸郡县治城郭,起譙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唐唐彦谦《叙别》诗:“譙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西游记》第六二回:“此时满天星月光辉,譙楼上更鼓齐发。”郭风《我与散文诗》:“我忽地想念起故乡县城里的那一座谯楼来。”

  • 【例句】 1、旁白:离开了江心屿,接下来要去的是位于市区谯楼的瓯绣工作室。
    【近义词】 1. 谯楼 - 角楼

    【角楼】释义:

  • 古代供瞭望和防守用的城楼。建于城垣四角,故称。

    《宋书·沉文秀传》:“时白曜在城西南角楼,裸缚文秀至曜前,执之者令拜。”唐元稹《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明何景明《确山县修城记》:“良臣则均力严事,葺其坏,繚其未完,树三城门楼及月城角楼,铺楼内,土城咸备。”

  • 【相关词】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丽谯 南谯 城谯 诃谯 诋谯 诘谯 谯偯 谯励 谯周 谯呵 谯国新书 谯居 谯怒 谯楼 谯橹 谯止 谯让 谯诃 谯诟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