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谙习
【全拼】 ān xí
【释义】
  • 熟习。

    宋苏轼《答赵晦之书》之一:“乃知剖符南徼,贤者处之,固不择远近剧易,矧风土旧諳习,而兵兴多事,适足以发明利器。”《明史·耿裕传》:“裕为人坦夷谅直,諳习朝章。”茅盾《手的故事》九:“所以兄弟提议,社章上规定,‘凡谙习武术者皆入社,’那就面面俱到了。”

  • 【例句】
    【近义词】 1. 谙习 - 熟悉

    【熟悉】释义:

  • 了解得清楚。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潁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下·施敬本》:“帝詔中书令张説引敬本熟悉其议。”邹韬奋《萍踪寄语》六十:“第二天下午继续讨论,并由旅伴中熟悉各国‘法西斯’真相者,作相当的报告。”

  • 2. 谙习 - 熟谙

    【熟谙】释义:

  • 熟悉。

    唐杜荀鹤《自叙》诗:“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諳时事乐於贫。”《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自幼饱读兵书,熟諳战法。”邹韬奋《抗战以来》四:“第二类为曾在蒙古西藏地方公私机关或团体服务者有信望,或熟谙各该地方政治的社会情形,信望久著的人员。”

  • 3. 谙习 - 谙熟

    【谙熟】释义:

  • 十分熟悉。

    唐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秦苑飞禽諳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元阳恪《平蛮记》:“田兴祖諳熟蛮洞地理山川形势。”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凡边关险塞,敌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皆已諳熟。”曹靖华《飞花集·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这个中情况,鲁迅先生是谙熟的。”

  • 【相关词】 不谙 不谙世事 不谙人事 不谙水性 晓谙 未谙世事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洞谙 深谙 熟谙 知音谙吕 详谙 谙乎 谙习 谙事 谙分 谙历 谙委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