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正直。
《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刘宝楠正义:“质直而好义者,谓达者之为人,朴质正直,而行事知好义也。”《史记·张丞相列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为人坚忍质直。”宋欧阳修《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琦则纯正而质直,弼则明敏而果鋭。”章炳麟《革命道德说》:“风教陵夷,机械日构,至于今日求一质直如萧曹,清白如钟陈、二荀,奋厉如王陵、周勃、樊噲、夏侯婴者,则不可得。”
形容言词质朴平实。
《晋书·陈寿传》:“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艷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宋王安石《读<江南录>》:“词意质直,忠臣之言。”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中国之译佛经,汉末质直,他没有取法。”
【善良】释义:
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孔颖达疏:“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唐韩愈《争臣论》:“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曾巩《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张稍,不是个善良之辈。”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匈奴底层的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爽直】释义:
直爽。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多情重诺,爽直不羈,转因之为累。”鲁迅《书信集·致萧军萧红》:“由我看来,大约北人爽直,而失之粗,南人文雅,而失之伪。”
【纯厚】释义:
纯朴淳厚。
《管子·形势解》:“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民人附。”《史记·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新唐书·韦述传》:“述典掌图书,餘四十年……为人纯厚长者,当世宗之。”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老辈往往说:古人比今人纯厚,心好,寿长。”
【耿直】释义:
坚贞正直;倔强直爽。
宋王禹偁《送进士郝太冲序》:“洎求名进身,则默而处,訥而言,盖恶趋附而好耿直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柳青《铜墙铁壁》第五章:“因为他有股耿直的‘怪脾气’,看不惯不合理的事,好吃‘顺气饭’,总是在哪里也蹲不时长。”
【阴险】释义:
表面和善,内心险恶。
唐柳宗元《逐毕方文》:“幽形扇毒兮,阴险诡异。”清昭槤《啸亭杂录·金司寇》:“金司寇光悌,安徽含山人,性谿刻,外貌刚果,心实阴险。”茅盾《一个女性》三:“人们既使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无邪气,却也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阴险鬼祟。”
【鲠直】释义:
刚直;率直。
《后汉书·黄琬传》:“﹝刁韙﹞在朝有鯁直节,出为鲁、东海二郡相。”《水浒传》第五三回:“李逵虽是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第一,鯁直,分毫不肯苟取於人。”巴金《随想录·纪念雪峰》:“见第一面我就认为雪峰是个鲠直、真诚、善良的人,我始终尊敬他。”梁斌《红旗谱》十一:“﹝大贵﹞沉默了半天,才鲠直地说:‘我看着这脯红,三天不吃饭也不饥!’”
骾直:刚强正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其父铁英为御史,中玉虑以骾直得祸,入都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