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遣;使唤。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郑玄注:“指事使人也。”唐牛僧孺《玄怪录·郭代公》:“能相救免,毕身为扫除之妇,以奉指使。”《水浒传》第七四回:“头领到此,必有指使。”《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一个丫头指使到二十六岁,你待指使他到老么?”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这部分人为啥甘愿听旁人指使?那部分人为啥理直气壮地指使旁人。”
谓幕后出谋唆使。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马给事一个门生,又参了王振一本,王振疑心座主指使而然。”清侯方域《朋党论》上:“在散地而攻小人,则以为授意指使也。”巴金《家》三十:“因为高家已经有人传言觉民的行为是受了姑母的指使。说姑母之所以指使他反对这件亲事,就是想把琴嫁给他。”
宋代将领或州县官属下供差遣的低级军官。
宋司马光《乞罢保甲札子》:“事干保甲,州县皆不得关预,管内百姓不得处治,其巡检、指使、保正、保长,竞为侵扰,蚕食无厌。”《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一日,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
【唆使】释义: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教唆。
《水浒传》第二七回:“据王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恼的是这个狗官不知听了谁的唆使,毫不留情。”韦君宜《似水流年·寄不出的信》:“我未尝不想努力,但我决不妄想唆使王子公主们起来烧自己的王宫。”
【指派】释义:
指名派遣,委派。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七:“全班的学生,除几个已经被指派过以外,都在肚里预备着讲演的材料,恐怕被指派着。”周立波《扫盲志异》:“我是扫盲工作委员会指派来的。”
指摘。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二五:“嗐!我又指派你的不是了。”克非《春潮急》七:“切忌把我们自己看得了不起,把人家指派为落后分子。”
【指示】释义:
以手指点表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煇出疆日,往返经寺门,遥望浮屠峻峙,有指示曰:‘此旧景德院也。’”清周亮工《书戚三郎事》:“戚指示木所在,匠遽为操作。”
犹指点,指引。
唐李涉《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诗:“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三折:“臣等托圣主洪福,马到处成功,仰听神策庙算,指示一二。”丁玲《母亲》一:“在丫头们、幺妈们的指示之下,她懂得了她是应该取悦于妈的。”
上级机关或领导对下级发布的指令性意见或文件。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我们这里,本来有个社,今年春上坚决收缩了。‘收缩’,是上头的指示。”叶君健《火花》四:“但是何雨卿既然有这个指示,他也不能不应付一下。”
【教唆】释义:
怂恿指使别人做坏事。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士人犯法者,教唆把持,其罪不一。”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当初韩信是你教唆他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包龙图道:‘莫非是你包揽官司,教唆他的?’”田汉《关汉卿》第八场:“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教唆的吗?”
【劝阻】释义:
亦作“劝沮”。鼓励和禁止。
《墨子·非命中》:“发宪布令以教诲;明赏罚以劝沮。”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坚隄防以杜决溢,明褒贬以彰劝沮。”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苏文忠公墓志铭》:“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阻。”
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明史·阉党传·焦芳》:“瑾(刘瑾)怒翰林官傲己,欲尽出之外,为张綵劝沮。”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你入过狱了,见过了死亡,即使你不能帮助我,可也不会劝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