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指斥
【全拼】 zhǐchì
【释义】
  • 指名直呼。

    汉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晋葛洪《抱朴子·黄白》:“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南史·刘瓛传》:“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 指摘,斥责。

    《晋书·范宁传》:“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元来德宗皇帝心性最是猜忌,説他指斥朝廷,讥訕时政。”郭沫若《沸羹集·戏剧与民众》:“我们对于有害无益的作品曾加以不容情的指斥。”

  • 【例句】 1、欧阳修、司马光以“正女不从二夫 ,忠臣不侍二君”为由 ,指斥其为“无廉耻”的“奸臣”。
    2、 各大法官对这项决定的意见并不一致。有三位法官另持异议。哈伦大法官率直指斥他的六位同僚违反另一基本立国原则——分权制度。
    3、 在野党人民党指责他对恐怖主义屈服,危言耸听指斥萨帕特罗这一决策将危及国家团结。
    4、 因为那平淡无奇的克佐甫开头就指斥右倾,指斥尾巴主义,而蔡真觉得克佐甫总是什么都对的。
    【近义词】 1. 指斥 - 批评

    【批评】释义:

  • 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

    明李贽《寄答留都书》:“前与杨太史书亦有批评,倘一一寄去,乃足见兄与彼相处之厚也。”清李渔《慎鸾交·心归》:“你辨美恶,目光如镜,谁高下,早赐批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 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俺小店乃坊间首领,只得聘请几家名手,另选新篇。今日正在里边删改批评,待俺早些贴起封面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残唐五代史演义》未见,日本《内阁文库书目》云二卷六十回,题罗本撰,汤显祖批评。”

  • 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

    茅盾《昙》一:“﹝姨太太﹞常常拿一些家庭间的琐细麻烦的问题请韵出主意,事后却在丈夫跟前冷冷地批评,挑拨是非。”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可是他批评她们不该脱离群众跑来。”

  • 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

    《黄金世界》第七回:“大嫂有几句批评真是十分贴切。”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二十回:“而且我那样的批评,都能诚意接受,这人未尝不可取。”

  • 2. 指斥 - 指责

    【指责】释义:

  • 指摘;斥责。

    汉刘向《列女传·楚江乙母》:“指责令尹,辞甚有度。”沙汀《困兽记》十七:“她恼怒的指责着丈夫,一面忙着安慰吴楣。”

  • 3. 指斥 - 斥责

    【斥责】释义:

  • 责骂。

    清昭槤《啸亭杂录·不忘本》:“凡有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责。”清徐士銮《宋艳·丛杂》:“惜惜耻於供给,安斥责之。”冰心《寄小读者》五:“和她谈话的态度,又似爱怜,又似斥责。”

  • 4. 指斥 - 责备

    【责备】释义:

  • 以尽善尽美要求人。

    《淮南子·氾论训》:“是故君子不责备於一人。”《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之法,常责备於贤者。”清姚鼐《柬王禹卿病中》诗:“依违见事信为迟,责备时贤毋乃重。”

  • 批评;指摘。

    《明史·周宗建传》:“时辽事方棘,上疏责备辅臣。”《三侠五义》第四回:“老爷闻听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攻乎异端之理,待我出去责备他一番。’”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四:“我刚才说你们表达感情不充分,这是深一层的责备。”

  • 【反义词】 1.指斥 - 夸奖

    【夸奖】释义:

    称赞:社员们都~他进步很快。

    【相关词】 “指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王》 一弹指 一弹指顷 一指 一指头禅 一指禅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一指马 一脚指 一门千指 一阳指 万指 三拇指 三指 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上指 上证指数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