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入干流或从干流分出的河流。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六:“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江,支流三百六十。”梁斌《红旗谱》四一:“省立第二师范就在西城的角下……一条小清河的支流从旁边流过。”
喻从主体派生之物;流派的分支。
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论》:“班固演其説而明九流,观其所由,皆圣王之道也。支流区别,各成一家之説。”《北齐书·魏收传》:“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支流。”此指支胤。宋朱熹《<大学章句>序》:“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餘裔。”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赋、词、曲,是诗的支流。”
比喻伴随主要事物而出现的次要事物。
《人民日报》1982.3.20:“小说、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等确实出现过一些格调不高、情绪不健康,以至靡靡之音的东西。尽管这是支流,但不可忽视。”
【主流】释义:
水的干流。与“支流”相对。
喻事物发展的主要趋向。
郭沫若《新文艺的使命》:“作家由生活中得到资源,大众由文艺中得到提炼,这种潜滋默长的相互作用,虽然并不怎么显著,但确是新文艺中的一条主流。”邹韬奋《沉闷的欧局与明朗的远东》:“我们的艰苦斗争是和世界上最进步的主流相配合的。”
【合流】释义:
水流相汇合。
《书·禹贡》“伊、洛、瀍、涧既入於河”孔传:“四水合流而入河。”《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故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唐吕牧《泾渭扬清浊》诗:“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沧瀛。”康濯《水滴石穿》第一章:“西山上的大小泉源集体合流东下,再加南北山梁上赶来凑热闹壮声势的小溪小水,就成了一条河,名叫乱泉河。”
比喻在思想行动上趋于一致。
毛泽东《论持久战·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敌人将大肆其破坏中国统一战线的活动,一切敌之占领地的汉奸组织将合流组成所谓‘统一政府’。”田汉《丽人行》第一场:“我们的抗战已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合流了。”
不同思想、不同流派融合为一体。
章炳麟《辨诗》:“自韦孟《在邹》至《古诗十九首》以下,不知其为歌诗邪?将与赋合流同号也?”汤用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章:“但魏晋以来虽因玄佛二家合流,而华戎之界不严。”鲁迅《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此说虽古,但却与英美时行的小说论合流。”
【干流】释义:
亦称“主流”。同一水系内全部支流所流注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