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折干
【全拼】 zhé gān
【释义】
  • 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

    《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乾,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 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焦竑《玉堂丛语·规讽》:“王晋溪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赵佩如常宝堃《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卷。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 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

    《明史·兵志二》:“折乾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清蒋士铨《临川梦·抗疏》:“凡官吏,恣婪索,尽无遗。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敲剥灾民,抛妻卖儿。”

  • 【例句】 1、“我这样过,"老人说着,站起身来,拿起报纸,把它好。
    2、 计算不超过
    3、 信前,你先把信上的墨迹吸
    4、 苦难的事还不止这些,回来的流民告诉乔德一家说在加利福尼亚根本找不到什么活,那儿的情况甚至比俄克拉何马州还要糟。
    【相关词】  苏格兰折耳猫 《北京折叠》 一折一磨 一折书 一波三折 丁折 七折八扣 三折 三折之肱 三折其肱 三折笔 三折股为良医 三折肱 三折肱为良医 三折肱,为良医 三波六折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折 不折不扣 不折不挠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