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送行。
《诗·秦风·渭阳序》:“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大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序,典籍之所以作也,后世赠送讌集等作是也。”
无代价地将财物或称号等给予别人。
《后汉书·周景传》:“赠送什物,无不充备。”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因为平时工会工作做得好,这一次大会上就赠送他‘模范工会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奉送】释义:
犹护送。
《穀梁传·僖公三十一年》:“免牲者,为之緇衣熏裳,有司玄端,奉送至於南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乃觉城崩,半许沦水,出铜鐘十二枚,刺史索邈奉送洛阳,归之宋公府。”
指送葬。
汉班固《白虎通·崩薨》:“有始死先奔者,有得中来尽其哀者,有得会丧奉送君者。”
恭送;送行。
《西游记》第九六回:“﹝员外﹞遂此出了经堂,吩咐书办,写了百十个简帖儿,邀请邻里亲戚,明早奉送唐朝老师西行。”《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牛浦攀留不住,説道:‘晚上即刻就来船上奉送。’”
赠送;敬献。
《后汉书·朱穆传》:“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絶郡国诸所奉送。”《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不但不领他的情,还不愁他不双手奉送!”老舍《茶馆》第一幕:“我就先给您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
【捐赠】释义:
赠送。
张天翼《春风》:“这是任家鸿拿他叔叔读过的捐赠给学校的。”阿英《高尔基和中国济难会》:“高尔基要根据这些材料写一部书,把这部书所得的版税全部捐赠给中国的受难者。”
【馈赠】释义:
赠送(礼品)。
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汉的大侠,就已和公侯权贵相馈赠,以备危急时来作护符之用了。”马南邨《燕山夜话·南陈和北崔》:“他对于史可法的馈赠没有当面拒绝,那是因为他尊敬史可法的为人。”
【馈送】释义:
馈赠。
《旧唐书·玄宗纪下》:“甲辰,禁大寒食以鷄卵相馈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黄小姐拨家僮二人伏侍,一应日用供给,络绎馈送。”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关于在耒阳阻水,县令馈送酒肉事,杜甫有诗纪之。”
餽送:赠送。餽,通“馈”。
《水浒传》第八十回:“第三日高太尉定要下山……众节度使以下,另有餽送。”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附代吉祥说》:“尝见人家餽送食物。”
【璧还】释义:
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筮仕·起程》:“便夹原帖璧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上月家母寿日,承赐厚礼,概不敢当,明日当即璧还。”陈毅《给阿英的信》:“携回之三书,已阅毕,兹璧还。”参见“璧谢”、“璧赵”。
【索取】释义:
讨取。
《北史·祖珽传》:“元康被伤创重,倩珽作书,属家累事,并云‘祖喜边有少许物,宜早索取’。”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老相公不知,我有三条妙计,索取荆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父财可索取,而不可穿窬。”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或者是为了向人民索取优厚的报酬?”
【领受】释义:
接受。
《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驥廏丞,领受郡国调马。”《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遂将金戒指二枚,玉簪一隻,交付童儿,覷空致意此女,恳求相会。此女欣然领受,解腰间绣囊相答。”茅盾《无题》一:“丈夫觉得逃不过那‘物质’的纠缠了,便把双臂抱在胸前,低了头,准备耐心领受。”叶圣陶《城中》:“想常常到先生那边去讨教,领受先生的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