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殉国
【全拼】 xùn guó
【释义】
  • 为国家利益献出生命。

    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宋书·沉文秀传》:“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明刘绩《征妇词》:“征妇语征夫,有身当殉国。”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杀身成仁,刎颈殉国。”

  • 【例句】 1、殉国
    2、 殉国| 为国牺牲
    3、 被冠以叛徒和罪犯之名的他们本该在被捕后以死殉国,可是却没有这么做…他们归国后也就决不可能得到什么奖赏了。
    4、 他最后壮烈殉国
    【近义词】 1. 殉国 - 就义

    【就义】释义:

  • 趋求道义。

    《庄子·列御寇》:“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后汉书·隗嚣传》:“夷吾束缚而相齐,黥布杖剑以归汉,去愚就义,功名并著。”

  • 为正义而死。

    宋文天祥《<临江军>诗跋语》:“今使命不达,委身荒江,谁知之者。盍少须臾以就义乎?”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皁隶叶云》:“王先生被执至武陵,九月七日就义。”陈毅《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

  • 2. 殉国 - 殉难

    【殉难】释义:

  • 赴难;靖难。

    《南齐书·高帝纪上》:“公投袂殉难,超然奋发。”

  • 为国家的危难而献出生命。

    《明史·忠义传序》:“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僕数。”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顺治二年,王师下江浙。江阴典史阎应元起兵守城,自六月至八月凡八十日,城陷殉难。”《六部成语·兵部》“殉难”:“身死於贼,为国尽忠。”

  • 3. 殉国 - 牺牲

    【牺牲】释义:

  • 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牲。”郑玄注:“牺牲,毛羽完具也。”《国语·周语上》:“使太宰以祝、史帅狸姓,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韦昭注:“纯色曰牺。”《汉书·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颜师古注:“醇谓色不杂也。牺牲,牛羊全体者也。”《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 指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国语·鲁语上》:“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庖牺氏。”

  • 泛指用其他动物所作的祭品。

    唐白居易《自咏》:“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寧争桃李香。”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方伯为坛海滨,陈列牺牲,取韩昌黎文读而焚之,鱷鱼遂遁去。”

  • 谓舍弃。

    《孽海花》第三回:“他既牺牲了一切,投了威妥玛,做了汉奸,无非为的是钱。”老舍《樱海集·牺牲》:“结婚必须男女两方都要牺牲的。我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她牺牲了什么?”沙汀《凶手》:“于是他牺牲了他的例假,一早便心神不安地等待着他们的会见。”

  • 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柔石《二月》:“她底父亲是为国牺牲的。”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团员有的牺牲,有的退伍,减少到了只余二十三四人。”李国文《月食》:“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

  • 4. 殉国 - 阵亡

    【阵亡】释义:

  • 在作战中牺牲。

    唐杜甫《垂老别》诗:“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清昭槤《啸亭杂录·绿营定世爵》:“国初定制,凡旗员阵亡者,廕以世爵,汉员犹沿明制,惟廕以难廕,官及其身而已。”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四:“他们有的在前线上阵亡了,有的病死了,有的整个队坐过牢。”

  • 【反义词】 1.殉国 - 叛国

    【叛国】释义:

    1. 背叛祖国。如:叛国罪。

    【相关词】 “殉葬 人殉 人殉制度 从殉 以身殉国 以身殉职 因公殉职 慕殉 捐生殉国 捐躯殉国 杀殉 死殉 殉业 殉义 殉义忘身 殉利 殉吉 殉名 殉国 殉夫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