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差错。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上功幕府,误差六级,文吏以法绳之,陛下下之吏,削爵罚及之。”唐赵璘《因话录·徵》:“谈话之误差尚可,若著于文字,其误甚矣。”
数学上称测定的数值或其他近似值与真值的差为误差。
【偏差】释义:
运动的物体离开确定方向的角度。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六章:“六○炮很快地修正了偏差,准确地打在卡车上。”
工作上产生过头或不及的失误。
周恩来《在部队中试验组织士兵委员会》:“如果运动中尚有若干错误与偏差,大多由于领导者没能很好地掌握三查运动的正确方向。”
【差错】释义:
交错,纷杂。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輵以方驰。”颜师古注:“差错,交互也。”
错误;错乱。
《三国志·魏志·王烈传》“卒於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老父復行,失剑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於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晋葛洪《抱朴子·清鉴》:“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我则怕差错阴阳,激怒穹苍,天降灾殃。”
失误、意外的事故。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我若是有差错,有输亏,誓不还。”《红楼梦》第九六回:“若有差错,可不是我的罪名更重了。”《说唐》第二九回:“杨林杀你母舅,仇还未报,今又要害你表兄,一有差错,秦氏一脉休矣!”
【毛病】释义:
牲畜的毛色有缺陷。旧题宋苏轼《续杂纂》:“怕人知:卖马有毛病。”明徐咸《相马书》:“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清袁枚《新齐谐·来文端公前身是伯乐》:“每值挑马,百十为羣,瞥眼一过,其毛病纤悉无不一一指出。”
指疾病。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身上的五官四肢没有一件不带些毛病。”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谓器物损坏或发生故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上个月祠堂的房子出了毛病,大家説要各房派了银子好修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细心地给她检查车子,看有啥地方出了毛病。”
指事物中存在的问题或弊害。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本不知道里头有砒霜,因疑心月饼里有毛病,所以揭开来细看。”沪剧《罗汉钱》第二幕第四场:“我早就看出这对婚事有毛病。”
缺点;错误。
《朱子语类》卷一三一:“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不能驾驭他。”明汤显祖《邯郸记·招贤》:“但此弟长有一点妬心,也是他平生毛病。”巴金《灭亡》第十章:“我想你底毛病就在抛弃了爱,只从憎那方面去着想,所以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可憎、可悲的。”
【缺点】释义:
短处;欠缺之处。与“优点”相对。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十:“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那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白居易向老媪朗诵自己的诗作,以便随时改掉不够通俗的缺点。”
【过失】释义:
因疏忽而犯的错误。
《管子·山权数》:“晋有臣不忠於其君,虑杀其主,谓之公过。诸公过之家,毋使得事君,此晋之过失也。”《宋书·向靖传》:“子植嗣,多过失,不受母训,夺爵。”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其治於恶人无所贷,至其过失则无所不容。”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他继续大声地叫喊着,‘我们的过失我们自己担当。’”
因疏忽大意而犯罪。
《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郑玄注:“郑司农云:‘过失犹今律过失杀人,不坐死。’……过失,若举刃欲斫伐而軼中人者。”《晋书·刑法志》:“不意误犯,谓之过失。”
【过错】释义:
过失;错误。
《元典章·台纲二·照刷》:“若非始末详察,不能尽见过错。”老舍《四世同堂》十三:“校长像犯了过错的小学生似的,慢慢的坐下。”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七:“‘这都是作爸爸的过错。’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