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台司
【全拼】 tái sī
【释义】
  • 指三公等宰辅大臣。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臣昨出,伏闻恩詔,拔臣使同台司。”李善注:“台司,三公也。”唐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宋刘克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雅怀厌倦台司。新天子殷勤留帝师。”清吴伟业《又咏古》:“浹旬至台司,三日遍华省。”

  • 指御史台职司。

    《宋史·李宗谔传》:“尝牒御史臺不平空,中丞吕文仲移文詰之,往復再三,宗諤执言两省故事与臺司不相统摄者凡八。事闻,卒如宗諤议。”

  • 【例句】 1、港澳(外交部)
    2、 主要用途:装饰板效、风、店、大堂背景板、花板、箱等。
    3、 钻控制
    4、 港澳文化事务〔文化部〕
    【相关词】 “债台高筑”   《陋居五咏·月台》  龙应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欧也妮·葛朗台》 《燕云台》 《登金陵凤凰台》 《菊花台》 一台二妙 一台二絶 一炮台 七台河市 七宝台 七宝楼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休台 三台 三台五马 三台八座 三思台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