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唆使
【全拼】 suōshǐ
【释义】
  •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教唆。

    《水浒传》第二七回:“据王婆生情造意,哄诱通奸,唆使本妇下药毒死亲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恼的是这个狗官不知听了谁的唆使,毫不留情。”韦君宜《似水流年·寄不出的信》:“我未尝不想努力,但我决不妄想唆使王子公主们起来烧自己的王宫。”

  • 【例句】 1、我心里有个毒恶的纵容我的人,他不断地唆使我用最卑鄙的手段救济我自己。
    2、 最亲爱的玛丽安,除了他还有谁呢?难道谁会唆使他这么做?
    3、 他们唆使他做坏事。
    4、 在他的晚年,和一个斯德哥尔摩的女人第二次结了婚。这个女人唆使他过着一种奢侈放荡的生活。
    【近义词】 1. 唆使 - 怂恿

    【怂恿】释义:

  • 见“怂慂”。

  • 2. 唆使 - 挑拨

    【挑拨】释义:

  • 拨动灯芯使灯火明亮。引申为启发。

    《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我费许多力挑拨儞,儞因何得恁么辜负耶!”南唐李昇《咏灯》:“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心不尽心。”

  • 拨物使动;挑动。

    《朱子语类》卷九四:“踏着动的机,便挑拨得那静的。”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一庙三怪》:“闻琵琶琅琅作声,若有人挑拨之者。”续范亭《警告中国抗战营垒中的奸细分子》:“无孔不入,无地不钻,来挑拨中国的内战。”

  • 播弄是非,调唆。

    《水浒传》第二一回:“是谁挑拨你,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外人説的闲是闲非都不要听他,押司自个做主张。”老舍《全家福》第三幕:“我妈妈对她那么无情,他总是忍着,没有挑拨过是非。”

  • 逗引,撩拨。

    《白雪遗音·玉蜻蜓·露像》:“明晓志贞生母无疑,何故又以戏言挑拨?”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二回:“其实这两条腿,除富于挑拨性而外,不见得怎样美。”

  • 3. 唆使 - 教唆

    【教唆】释义:

  • 怂恿指使别人做坏事。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士人犯法者,教唆把持,其罪不一。”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当初韩信是你教唆他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包龙图道:‘莫非是你包揽官司,教唆他的?’”田汉《关汉卿》第八场:“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教唆的吗?”

  • 4. 唆使 - 煽动

    【煽动】释义:

  • 煽惑,鼓动。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发生者,诡明裔朱姓,以煽动流俗。”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资产阶级煽动民族歧视,使我们彼此仇恨。”

  • 流动;掀动。

    鲁迅《故事新编·补天》:“煽动的和风,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突然那巨大的鼻孔煽动,粗粗地喘息了几声。”

  • 【反义词】 1.唆使 - 阻止

    【阻止】释义:

  • 阻拦制止。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你既受他的恩情,又合他师弟相关,也该阻止他一番才是,怎的看了他这等轻举妄动起来?”周恩来《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故农民暴动的直接行动,我们不但不应加以阻止,且应对农民自发的暴动极力加以领导。”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于八月二十四日阻止了敌之进攻。”


  • 【相关词】 刁唆 叼唆 哆唆 唆令 唆使 唆哄 唆嘴 唆弄 唆拨 唆摆 唆教 唆毒 唆激 唆犯 唆讼 唆诈 唆诱 唆说 唆调 啰唆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