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熟地
【全拼】 shúdì
【释义】
  • 经过多年耕种的土地。

    元王祯《农书》卷十:“种枸杞法,秋冬间收子,浄洗日乾,春耕熟地作畦,阔五寸……然后种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红蓝花》﹝集解﹞引苏颂曰:“冬月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清史稿·世宗纪》:“查出熟地荒地三万餘亩。”

  • 中药名。经过蒸晒的地黄。也称熟地黄。

    《花月痕》第四九回:“既而麴尽,继以熟地、薏米、黄精。”《恨海》第七回:“伯和道:‘我一个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些乌梅代茶。’”

  • 【例句】 1、熟地用犁壁
    2、 地高辛一种强心葡糖苷,C41H64O14,从熟地的叶子上得到,洋地黄马缨丹,与毛地黄有相同的药理作用
    3、 熟地
    4、 你们去看一看中药铺,那里的药柜子上有许多抽屉格子,每个格子上面贴着药名,当归、熟地、大黄、芒硝,应有尽有。
    【反义词】 1.熟地 - 生地

    【生地】释义:

  • 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

    《史记·淮阴侯列传》:“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明陆容《过旌功祠拜忠肃公遗像感怀》诗:“公为奇祸众和之,忠臣从此无生地。”

  • 新地。

    宋陆游《书渭桥事》:“使者来按视都城基,汉唐故城,王气已尽,当求生地。”

  • 天资;资质。

    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顾生地素拙,无以为退藏计。”

  • 未开垦之地。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挺又括并边生地冒耕田千八百顷,募人佃种,以益边储。”

  • 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


  • 2.熟地 - 荒地

    【荒地】释义:

  • 没有耕种或利用的土地。

    《晋书·地理志上》:“﹝建安﹞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前面竟是一片荒野,暗想这南京城里,怎么有这么大的一片荒地?”柳杞《好年胜景》:“西陵山区,是开垦不久的荒地,土地肥美,一亩玉米丰收年景可收六百斤。”


  • 【相关词】 “晚熟 一回生,二回熟 一熟制 上熟 不熟 不熟” 中熟 丰熟 乍熟儿 九熟 习熟 五分熟 五熟 五熟釜 五谷丰熟 亲熟 人熟理不熟 人生路不熟 人生面不熟 促熟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