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审察
【全拼】 shěnchá
【释义】
  • 明察;仔细考察。

    《管子·版法解》:“故能审察,则无遗善,无隐姦。”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由拾遗公而使天子不尽得良臣,君子不尽得显位,庶人不尽得惠利,其害不为细,必望审察而远思之。”清唐甄《潜书·卿牧》:“虽有所蔽,形於别奏,流於謡谚……皆可审察而知之。”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 明晰。

    汉刘向《说苑·臣术》:“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

  • 犹审查。

    《再生缘》第二六回:“如有番营奸细者,立时审察与追拿。”

  • 【例句】 1、他的理论经不起周密的审察 (会找出破绽来) 。
    2、 老通宝像一匹疯狗似的咆哮着,火红的眼睛一直盯住了阿多的身体,直到阿多走进屋里去,看不见了,老通宝方才提过那“蚕台”来反复审察,慢慢地动手修补。
    3、 他用税利的目光审察他。
    4、 英国电视网受到严格的审察,可是看看每天所发生的谋杀事件的数量吧。
    【近义词】 1. 审察 - 打量

    【打量】释义:

  • 丈量。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以丈尺量地曰打量。”宋欧阳修《论牧马草地札子》:“臣今欲乞令差去官只据见在草地,逐段先打量的实顷亩,明立封标界至。”《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何谓推排打量之法?……又去丈量尺寸,若是有餘,即名隐匿田数,也要没入,这便是打量。”

  • 料想;估计。

    宋范成大《甘雨应祈》诗之三:“説与东江津吏道:打量今晚涨痕来。”《红楼梦》第九十回:“那雪雁此时只打量黛玉心中一无所知了。”一本作“打谅”。茅盾《秋收》二:“阿四!到底多多头干些什么,你说一打量我不知道么?”

  • 察看。

    《红楼梦》第三回:“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一本作“打谅”。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他打量了一下这个院子,像是住了四家人。”赵树理《传家宝》:“忽然觉得房子里总还有点不整齐,仔细一打量,还是婆婆床头多了一口破黑箱子。”

  • 打算;考虑。

    沈从文《失业》:“那日记上写着一片胡涂的言语,写了一段,他自己看看,很生气,还打量继续写下去的也不再写了。”沈从文《三三》:“不回来又到什么地方去落脚,三三并不曾认真打量过。”

  • 2. 审察 - 端相

    【端相】释义:

  • 正视;细看。

    唐司空图《障车文》:“儿郎伟且子细思量,内外端相,事事相称,头头相当。”宋周邦彦《意难忘》词:“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陈元龙注:“端相,犹正视也。”《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走到跟前,把那块石头端相了端相。”

  • 【相关词】 不审 东京审判 两审终审制 严审 主审 二审 人民陪审员 会审 会审公廨 传审 体审 候审 傍观必审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公审 公开审判 公开审理 再审 凝审 刑事审判庭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