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审查
【全拼】 shěnchá
【释义】
  • 调查核实并评定是否正确、妥当。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第四篇:“前年某省编了一部国语教科书,送到教育部请审查。”巴金《等着,盼着》:“他老了,病了,可是大清早还得去‘上班’,去接受审查,接受批判。”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这天早晨,他正在审查广播节目,师政治部打来了电话。”

  • 【例句】 1、审查新闻是违反宪法的。
    2、 政府对新闻媒体施行审查制度。
    3、 该影片被审查官员禁止上映。
    4、 提案仍在审查中.
    【近义词】 1. 审查 - 察看

    【察看】释义:

  • 观察;考察;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清会典事例·刑律断狱·妇人犯罪》:“限满,由有狱管狱官察看情形,实知改悔,据实结报,即予释放。”《花月痕》第六回:“话説明经畧奏凯班师,一路偕荷生察看形势,增减防兵,直到二月梢,始抵太原。”峻青《海啸》第一章八:“到两面厢房看了看,又在院子的四面墙上察看了一下。”

  • 2. 审查 - 查察

    【查察】释义:

  • 检查。

    《红楼梦》第九九回:“便有几处揭报,上司见贾政古朴忠厚,也不查察。”《廿载繁华梦》第四回:“关里一个同事,姓马的唤做子良,号竹宾,现当关里巡河值日,查察走私。”

  • 犹省察。

    鲁迅《华盖集·补白》:“我们仔细查察自己,不再说诳的时候应该到来了,一到不再自欺欺人的时候,也就是到了看见希望的萌芽的时候。”

  • 调查;观察。昆曲《十五贯》第四场:“况钟: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倖民苦,查察民情,平生愿,效包拯。”茅盾《子夜》五:“他只能冒险试用这屠维岳,而且只好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查察这可爱又可怕的青年人。”

  • 3. 审查 - 查看

    【查看】释义:

  • 检查察看事物的情况。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老嫗闻言……连忙在箱子内查看,不见了一锭银子。”《红楼梦》第一○四回:“雨村过河,仍自去查看,查了几处,遇公馆便自歇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着重他的家产,乃在查看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 4. 审查 - 检察

    【检察】释义:

  • 检举稽查;考察。

    《后汉书·百官志五》:“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察差第之乎?”

  • 特指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检察和审理案件。

  • 察找,寻找。

    《晋书·曹摅传》:“时天大雨雪,宫门夜失行马,羣官检察,莫知所在。”

  • 5. 审查 - 稽察

    【稽察】释义:

  • 检查。

    清林则徐《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转以为无人稽察,不知痛改前非。”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无论卡局截角,重重稽察。”

  • 6. 审查 - 稽查

    【稽查】释义:

  • 检查。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陈见吾书》:“其诸未受礼仪,亦宜稽查,毋为乾没。”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稽查隐漏田赋。”

  • 指检查人员。

    洪深《劫后桃花》四五:“日本人因为我熟悉青岛的情形,派了我一名高等稽查。”

  • 【相关词】 不审 东京审判 两审终审制 严审 主审 二审 人民陪审员 会审 会审公廨 传审 体审 候审 傍观必审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公审 公开审判 公开审理 再审 凝审 刑事审判庭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