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谴责
【全拼】 qiǎnzé
【释义】
  • 申斥。

    《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鉤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宋周密《齐东野语·景定慧星》:“臣当委心以听,奉身以退,徐请谴责,以戒为臣之繆於国者。”沙汀《在祠堂里》:“于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谴责又开头了。”

  • 【例句】 1、不论是赞扬或是谴责,我都不计较。
    2、 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他扪心自问,他自己是不是应该受到谴责
    3、 我谴责这种无谓的暴行.
    4、 人们期望联合国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近义词】 1. 谴责 - 指摘

    【指摘】释义:

  • 亦作“指謫”。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延熙九年秋,大赦。光於众中责大将军费禕……光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自信甚明,独立不惧。面折廷争,则或貽同列之忿;指謫时病,则或异大臣之为。”清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主和议者,例受人指摘。”茅盾《手的故事》六:“他们竟敢指摘我们贩运私货么?”

  • 指出并摘录。

    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读法》:“搜辑实物标本图画,初观察全体概要,授以名称;次指摘要点,详细观察;次结合以语言,以便记忆。”

  • 2. 谴责 - 指责

    【指责】释义:

  • 指摘;斥责。

    汉刘向《列女传·楚江乙母》:“指责令尹,辞甚有度。”沙汀《困兽记》十七:“她恼怒的指责着丈夫,一面忙着安慰吴楣。”

  • 【反义词】 1.谴责 - 夸奖

    【夸奖】释义:

    称赞:社员们都~他进步很快。

    2.谴责 - 称誉

    【称誉】释义:

  • 称扬赞美。

    《韩诗外传》卷八:“人之所以好富贵安荣,为人所称誉者,为身也。”《史记·吕不韦列传》:“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閒,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絶贤,来往者皆称誉之。”宋司马光《十哲论》:“又十哲之外,孔子之所称誉多矣。”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过称誉,岂其中心;专模拟,非其本色。”


  • 3.谴责 - 称赞

    【称赞】释义:

  • 亦作“称讚”。称誉赞美。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襃述盛德。”《北史·张烈传》:“彭城王勰称讚之,遂除顺阳太守。”宋秦观《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殷勤称讚出软语,坐人顾眄惊俗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景小娘子﹞方才见了舍人,便十分称赞。”巴金《杨林同志》:“我听见他们称赞他做了‘好事情’,给大家带来方便。”

  • 见“称赞”。


  • 4.谴责 - 赞扬

    【赞扬】释义:

  • 亦作“讃扬”。称赞颂扬。

    三国魏曹丕《与锺大理书》:“谨奉赋一篇,讚扬丽质。”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则这女聘男婚礼正当,你两下和谐可着人讚扬。”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其父本市井,闻姚讚扬,私心窃喜,不復禁止。”

  • 称赞表扬。

    汉班固《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廸喆,备哉粲烂,真神明之式也。”唐柳宗元《上河阳乌尚书启》:“小子久以文字进身,尝好古人事业,专当具笔札,拂縑緗,赞扬大功,垂之不朽。”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二八:“她在亲戚朋友之前那么地赞扬晓平,现在拿什么理由来说明自己的出走呢?”


  • 5.谴责 - 赞誉

    【赞誉】释义:

  • 赞美称扬。

    金王若虚《君事实辨》:“此固凶毒残酷之所为,殆禽兽之所不忍,而帝自为明,史臣又从而赞誉之,何其怪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一日,有老尼至其家,见妇,亟加赞誉。”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漫长的历史中,日益获得伟大政治家的声名和举世的赞誉。”


  • 【相关词】 严谴 冤谴 刑谴 告谴 呵谴 咎谴 天谴 小谴 少谴 幽谴 微谴 怒谴 斥谴 朝谴 横谴 深谴 灾谴 祸谴 私谴 笞谴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