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迁徙
【全拼】 qiānxǐ
【释义】
  • 犹变化。

    《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史记·李斯列传》:“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覩归。”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及上废其典、下失其职而周衰矣,故征伐出於诸侯,使典之用舍兴坏繫焉迁徙。”

  • 更改;改变。

    《国语·齐语》:“是故卒伍整於里,军旅整於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韦昭注:“迁徙,犹改更也。”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故卒伍成於内,则军正定於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宿迁县志》:“至国朝雍正十一年,復属徐州。沿革迁徙不一,故志为难。”

  • 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王阳能铸黄金》:“王阳虽儒生,自寒贱,然好车马衣服,极为鲜好,而无金银文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宋苏轼《策别十九》:“如此则内无屯聚仰给之费,而外无迁徙供亿之劳。”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家母等仍居北京,盖年事已老,习于安居,迁徙殊非所喜。”

  • 流放边远地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李迪既与丁谓论事,得罪迁徙,淹沦久之。”《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将曹辛一决杖一百七下,迁徙辽阳屯种。”

  • 谓升迁官职。

    《史记·龟策列传》:“卜迁徙去官不去。”宋王巩《闻见近录》:“上悉可,内外迁徙,数日间凡数十人,皆文靖平日所厚。”清傅维鳞《明书》卷一六二:“刘瑾用事,以入赂迁徙人官,故中外冀迁官者多贪墨克赂,民重病之。”

  • 【例句】 1、但时至今日,很清楚,他不可能再迁徙了。
    2、 它创立了迁徙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
    3、 每年冬季大量的鸟类迁徙南方。
    4、 这些鸟冬天迁徙到北非.
    【近义词】 1. 迁徙 - 转移

    【转移】释义:

  • 转换;迁移。

    《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閒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若今佣赁也。”《史记·匈奴列传》:“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 改变。

    清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矢志不转移,雪里傲青松。”

  • 2. 迁徙 - 迁移

    【迁移】释义:

  • 亦作“迁迻”。搬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后汉书·袁绍传》:“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北史·于谨传》:“愚人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朱德《过五指山》诗:“民族欣解放,迁移出山林。”

  • 变迁,变化。

    《荀子·君道》:“与之举措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明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郑泽《壬子秋日纯庵尊翁润荄先生来城纯庵邀摄影象作诗奉呈》:“文化纵迁迻,先生长寿耉。”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我想,照着境遇,思想言行当然要迁移,一迁移,当然会有所以迁移的道理。”

  • 指时间的流逝。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日月迁移年渐长,仕农工巧各躋排。”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岁月迁移人事变,却来此地再兴功。”瞿秋白《<赤都心史>序》:“历史的经过,虽分秒的迁移,也于世界文化上有相当的地位。”

  • 【反义词】 1.迁徙 - 栖息

    【栖息】释义:

  • 亦作“栖息”。止息;寄居。

    三国魏曹丕《莺赋》:“託幽笼以栖息,厉清风而哀鸣。”唐韩愈《鸣雁行》:“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明梁辰鱼《浣纱记·显圣》:“你如今省得在此惊怕,可潜出宫中北门,暂往阳山栖息。”李瑛《芦苇的记忆》:“那时呵,苇丛间曾栖息过多少群雁。”

  • 指寄居之所。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察其所为,则无栖息,独卧圃中草舍。”

  • 谓隐居。

    《隋书·隐逸传·徐则》:“悦性冲玄,怡神虚白,餐松饵术,栖息烟霞。”唐权德舆《浩歌》:“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诗:“不然从此可栖息,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巗。”


  • 【相关词】  司马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夕三迁 一岁三迁 一岁九迁 一日九迁 一月九迁 七迁 三迁 三迁之教 上迁 下乔迁谷 下迁 不次之迁 不迁 不迁主 不迁之庙 不迁贰 东徙西迁 东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