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启蒙
【全拼】 qǐméng
【释义】
  • 同“啟蒙”。

    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思想上的一个启矇大师,她常常和他谈她所想的种种。”参见“启蒙”。

  •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

  • 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

    元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橙曰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前尽管作了许多政治鼓动,并且作了一些启蒙工作,但是因为内容过于简单,同时也没有在理论上作详细的说明,以致未能攻破封建主义的思想堡垒。”

  • 【例句】 1、来自旧金山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则醉心于别人认为丢脸的启蒙活动。
    2、 伏尔泰(1694-1778,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
    3、 来自旧金山的舞蹈家伊莎多拉·布肯则醉心于别人认为丢脸的启蒙活动。
    4、 孟德斯鸠以后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原子论的个人主义妨碍了真正社会学的社会观的发展。
    【近义词】 1. 启蒙 - 启发

    【启发】释义:

  • 谓开导其心,使之领悟。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启发和帝,诛讨竇氏。”《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麟屡进策画,启发垂意,垂更奇之,宠待与诸子均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老李的话,给了我启发。”

  • 阐明;发挥。

    汉班固《西都赋》:“启发篇章,校理秘文。”《晋书·隐逸传·索袭》:“游思於阴阳之术,著天文地理十餘篇,多所启发。”

  • 谓掀开覆盖物,使暴露在外。

    宋王禹偁《金吾》:“享年六十九,固不为夭折,考终北牖下,手足全启发。”

  • 指发掘。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所谓‘旅殡岳阳’,安知不是宗武由耒阳启发其父的尸骨,仅运至于岳阳而自己病没,因而暂殡。”

  • 【相关词】  《启示录》  据报道,“追梦者”迷你航天飞机机身结构亮相,内华达山脉公司将在年内开启“追梦者”航天飞机的轨道飞行 《天启四骑士》 上启 不愤不启 不遑启处 久蛰思启 书启 亲启 佑启 元戎启行 光前启后 光启 公启 关启 兴启 内启 刊启 刘启 创启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