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恶心而吐出胃中容物。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歷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驴畜尽然。”《隋书·隐逸传·李士谦》:“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勉强吃了一块板鸭,登时就呕吐起来。”韦君宜《忆西榆林》:“乍开始打鱼,人们也受不了这湖上的风浪和冰凉的湖水,有的一上船就呕吐。”
【吐逆】释义:
谓呕吐而气逆。
汉华佗《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病甚则腹脇胀满,吐逆不入食。”《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时当五六日,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黏滑全沉细。”宋范仲淹《与中舍书》:“更多酒伤着脾胃,復可喫食,致此吐逆。”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砒霜毒者,吐逆,肠腹绞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