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娘家
【全拼】 niáng jia
【释义】
  • 已婚女子称自己父母的家。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因他年纪小,又没儿女,所以娘家主张着嫁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原来这舅太太就是佟孺人娘家的嫂子,早年孀居,无儿无女。”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在婆家过不惯,但生活上总算比在娘家还好。”

  • 借指曾经工作、学习、生活过的地方。

    魏巍《祝贺》:“看到他们的战功,你真难相信不久以前,他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和农民。看到了他们,更使我感到了娘家日子的兴旺。”

  • 借指事物的来历、根据。

    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一切种种的外国古典,本来大半都是‘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去贩买来的新式入口货。而‘五四’的娘家是洋场。”

  • 【例句】 1、她处理业务时使用娘家姓氏.
    2、 她把孩子放在娘家就看戏去了.
    3、 她娘家姓李。
    4、 娘家姓布朗的简·史密斯.
    【近义词】 1. 娘家 - 外家

    【外家】释义:

  • 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

    《东观汉记·吴汉传》:“﹝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以分与昆弟外家。”《晋书·魏舒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

  • 指外戚。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后汉书·崔駰传》:“汉兴以后,迄于哀平,外家二十,保族全身四人而已。”李贤注:“外家,当为后家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谓自古戚里侵权,便为衰世之象;外家干政,即是亡国之本。”

  •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犯者刑及外族”元胡三省注:“男子谓舅家为外家,妇人谓父母之家为外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先太夫人外家曹氏,有媪能视鬼。”

  • 指男子于正妻之外在别处所置之妾。

    梅阡《骆驼祥子》第一幕:“这些日子老爷子又弄了个‘外家’,还瞒着我,当我不知道呢!”赵孙诒《遣兴录》:“你父亲在世之时有一个外家,老身就是你父亲的外老伴儿。”

  • 谓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司马贞索隐:“东方朔亦多博观外家之语,则外家非正经,即史传襍説之书也。”

  • 指外家拳。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武当拳是明太祖洪武爷留下的,叫作‘内家’;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陶成章《浙案纪略》:“当明之世,有少林寺者,聚徒传拳术,名闻海内,称曰外家。”参见“内家拳”。

  • 【反义词】 1.娘家 - 婆家

    【婆家】释义:

  • 亦作“婆婆家”。丈夫的家。

    《红楼梦》第七回:“顶头忽见他的女孩儿,打扮着才从他婆家来。”《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奴才老爷太太常説:‘将来到了婆婆家可怎么好?’”冰心《冬儿姑娘》:“冬儿年纪也不小了,赶紧给她找个婆家罢。”


  • 【相关词】 “娘惹”  《狐妖小红娘》  姑娘果  张小娘子  豆娘 《兽娘动物园》 《娘子》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小娘惹》 《新白娘子传奇》 《武媚娘传奇》 《灰姑娘》 《狐妖小红娘》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聂隐娘》 《莴苣姑娘》 丁娘十索 丁娘子 丈母娘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