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麻痹
【全拼】 mábì
【释义】
  • 见“麻痹”。

  • 亦作“麻痺”。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或麻醉药物的刺激等原因,使机体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医药》:“以少许(押不卢)磨酒,饮人,即通身麻痺而死,虽刀斧加之不知也。”明唐顺之《与蔡白石郎中书》之二:“自顾齿髮渐衰,痛痒心切,既稍有知,不敢不极力爬搔护药,使此生甘为麻痺人也。”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一)》:“我幼时曾经牙痛,历试诸方,只有用细辛者稍有效,但也不过麻痹片刻,不是对症药。”

  • 比喻精神、思想麻木。

    郁达夫《沉沦》:“他的智力也无用了,他的良心也麻痹了。”今多用指丧失警觉。如:这件事,我们可不能麻痹。

  • 【例句】 1、谋虚逐妄的麻痹症毁坏了伺候着爵爷的每一个人。
    2、 典型的上位运动神经之损伤就会导致随意运动麻痹
    3、 狂犬病以兴奋、抑制、麻痹、昏迷和死亡为特征。
    4、 我好象有些麻痹了。
    【近义词】 1. 麻痹 - 松懈

    【松懈】释义:

  • 松弛懈怠。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鬆懈如此,无乃误人子弟乎?”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他不来办公,大家可是也并不敢松懈一点。”袁静《伏虎记》第二八回:“他不愿意给战士增加侥幸的心理,松懈自己的斗志。”

  • 放松;不紧张。

    萧红《生死场》十四:“她的腿骨软了,松懈了。”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九:“人一到这绿茵的草地上,离开了尘嚣,沐浴着春风,亲吻着朝晖,便一概都松懈了。”叶君健《火花》一:“他吸到第三口时便感到有点飘飘然,脑子也逐渐松懈下来。”

  • 不密切。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 【反义词】 1.麻痹 - 警惕

    【警惕】释义:

  • 保持警觉,小心戒备。

    《朱子语类》卷九七:“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明王直《钟铭》:“嗟尔子孙,警惕弗愆。”峻青《海啸》第二章十九:“他警惕着意外事情的发生,做着最坏的准备。”


  • 【相关词】 “麻婆豆腐”   那年乱世如麻   麻糬  麻糬 《九品芝麻官》 《我的爷爷真麻烦》 《我的爸爸真麻烦》 《王风·丘中有麻》 《芝麻街》 一窝麻 一窠麻 一缕麻 一麻 七品芝麻官 丝麻 丢了西瓜捡芝麻_因小失大。 主麻 主麻日 乌鸦与麻雀 乌麻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