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吏隐
【全拼】 lì yǐn
【释义】
  • 谓不以利禄萦心,虽居官而犹如隐者。

    唐宋之问《蓝田山庄》诗:“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唐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苟有志於吏隐者,捨此官何求焉?”宋王禹偁《游虎丘》诗:“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芗畇公挽联》:“鱣舍怡情,看三径香多,省识人如菊淡;鲤庭侍养,悵六年吏隐,遽闻诗咏莪哀。”

  • 山名。一名洼尊山。在浙江省缙云县。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地上》:“吏隐山,在縉云,县令李阳冰退居于此山,创亭室以宴居,因名。其南有阳冰凿石为洼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六·处州府》:“吏隐山,县治东北,一名洼尊山,以唐县令李阳冰名。”

  • 【例句】
    【相关词】 《潼关吏》 一行作吏 三吏 三吏、三别 三考吏 下吏 专吏 世吏 主吏 乡吏 书吏 五吏 亭吏 亲吏 人吏 什吏 从吏 仓吏 仙吏 传吏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