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吏典
【全拼】 lì diǎn
【释义】
  • 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

  • 【例句】 1、“马上给我们演圣迹剧,否则,我主张把司法宫吊死,作为喜剧和寓意剧。”风车又说道。
    2、 “快满足群众的要求。 我负责去恳求息怒,再去请红衣主教大人息怒。”
    3、 台子上依然空空荡荡,只有的四名捕头一直站在那里,身体笔直,一动也不动,宛如四尊彩绘塑像。
    4、 “马上给我们演圣迹剧,否则,我主张把司法宫吊死,作为喜剧和寓意剧。” 风车又说道。
    【相关词】 《潼关吏》 一行作吏 三吏 三吏、三别 三考吏 下吏 专吏 世吏 主吏 乡吏 书吏 五吏 亭吏 亲吏 人吏 什吏 从吏 仓吏 仙吏 传吏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