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验证。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然世事则益烂熳,上志衰矣,非復前日之敦尚攷验者。”
稽考检验。
《管子·小匡》:“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尹知章注:“遍问其乡里之人,以考其所行,皆有事验。”《史记·秦始皇本纪》:“运理羣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晋书·天文志上》:“《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元典章·诏令·世祖颁授时历》:“为日官者皆世守其业,随时考验,以与天合,故历法无数更之弊。”
指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去检验人们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
巴金《盼望》:“他对人民有过贡献,又是一个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者,我相信他一定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章:“你要经得起考验,党是会给你打开大门的。”
审讯验实。
《汉书·杜业传》:“幸赖陛下至明,遣使毛莫如先考验,卒得其姦。”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后汉书·鲁恭传》:“﹝刺史、太守﹞因以盛夏,徵召农人,拘对考验,连滞无已。”
【检验】释义:
检查验证。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宋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且骆妻自谓一经检验,永失人身,意自不欲。”《水浒传》第三一回:“知府听説罢大惊,火速差人下来,检验了杀死人数,行凶人出没去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
【磨练】释义:
见“磨鍊”。
揣摩修饰。
《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试期已到,黄生只得随例入场,举笔一挥,絶不思索。他也只当应个故事,那有心情去推敲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