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考订
【全拼】 kǎodìng
【释义】
  • 考核订正。

    宋秦观《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元揭傒斯《孔氏谱序》:“拜曲阜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阳湖孙氏,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

  • 考据订正。

    宋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受、岁月攷订,邈不可求。”清姚鼐《<泰山道里记>序》:“比有岱宗之游,过聂君山居,迺索其书读之。其攷订古今,皆详覈可喜。”

  • 【例句】 1、本丛书旨在整理中华姓氏文明,追寻各姓氏之来龙去脉,为广大读者和姓氏文化研究者提供一套史料考订详实、献资料丰富的通史。
    2、 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材料呢?首先是进行考订
    3、 赵绍祖笔记二种历史考订成就初探
    4、 本文从乐人、乐器、乐曲以及歌舞戏方面进行考订 ,指出摩尼教乐舞艺术在西域的产生 ,正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近义词】 1. 考订 - 校对

    【校对】释义:

  • 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

    明沉德符《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近年北监奏请重刊二十一史,陆续竣事,进呈御览,可谓盛举矣,而校对卤莽,讹错转多。”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命朱珪、戈涛、卢文弨、翁方纲等,校对於翰林院后堂东寳善亭内。”巴金《寒夜》五:“他只是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

  • 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如:他在报社当校对。

  • 2. 考订 - 校正

    【校正】释义:

  • 古代管理马匹的官。

    《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杨伯峻注:“襄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参见“校人”。

  • 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

    《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清褚人穫《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唐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禄倍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参见“校书”、“正字”。

  • 校对改正。

    宋曾巩《<梁书目录>序》:“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録一篇。”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八:“一碑之中,讹字之多已如此,安得一一校正之。”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 3. 考订 - 校订

    【校订】释义:

  • 校勘订正。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近予见宋板《大戴礼》,乃秦景暘閲本,口字并非方空圈。景暘讳四麟,係前代邑中藏书家,校订颇精审可据。”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孔编修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近时戴东原编修、卢绍弓学士,相继校订,蹊逕渐闢。”巴金《一颗红心--悼念曹葆华同志》:“他基本上恢复了视力以后,又拿起十年前已经全部译完的《普列汉诺夫哲学通信第五集》译稿对照原文重新校订。”

  • 4. 考订 - 校阅

    【校阅】释义:

  • 查核,察看。

    《魏书·太宗纪》:“詔使者巡行诸州,校閲守宰资财,非自家所齎,悉簿为赋。”

  • 审阅校订。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繁积於宣时,校閲於成世,进御之赋,千有餘首。”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各以所校閲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瑠璃厂书肆访查之。”巴金《新生》第一篇:“于是我们坐下来校阅这期杂志底清样。”

  • 检阅。

    唐李濯《内人马伎赋》:“搴旗命伍,抽戈按节,侔三边之挑战,壮六军之校閲。”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臣窃观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深虑承平之后,武备寖弛,以启戎心,而定为御前閲试之法,千万里外亦分番迭上,躬自校閲。”清黄轩祖《游梁琐记·王天冲》:“严飭弟兄鸣枪致敬,詰朝再请校閲阵法。”

  • 5. 考订 - 订正

    【订正】释义:

  • 谓校订、改正文字或计算中的谬误。

    《宋书·礼志一》:“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宋刘挚《谢馆职启》:“小言之则订正国籍文字之异同,大言之则预闻朝廷政事之论议。”清周亮工《又与高康生书》:“文选烦足下订其讹字,即一圈一点,皆烦订正。”孙犁《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现将有关我的创作者,略加订正,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又如:这两道算术题要订正。

  • 【相关词】  参考  参考资料 《端午考》 三考 三考吏 上考 下考 中考 中考满分作文 主考 久经考验 九考 二十四考中书令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五考 亡考 从考舅 会考 传考 伯考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