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管见
【全拼】 guǎnjiàn
【释义】
  • 狭隘的见识,如从管中窥物。多用作自谦之辞。

    晋陆云《国起西园第表启》:“伏见西园大营第室,虽未审节度丰俭之制,然用功甚严,窃惧事不得济,愚臣管见,輒敢瞽言。”宋陈亮《与王丞相》:“亦尝以区区管见窥测圣意,缓急之所用,决非今日之所用也。”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序》:“癸丑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信(李信)昔为座上客,今为阶下囚,铁窗待罪,前途莫卜,岂敢像平日一样,在老父台面前不顾利害,妄陈管见。”

  • 【例句】 1、若允许陈述一下个人的管见,我则认为他是对的。
    2、 创办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之管见——太原学会一年工作实践
    3、 容陈管见
    4、 本人20年来游走中港台新,这次南来新加坡,恰逢政府推行华文教学改革,想谈谈我之管见
    【近义词】 1. 管见 - 拙见

    【拙见】释义:

  • 谦称自己的见解。京剧《法门寺》第六场:“依小人拙见,将一干人犯带到千岁臺前审问,太爷不但无事,还要禄位高升哪!”郭澄清《大刀记》开篇二:“贤弟,你这‘阴阳宅’,‘风水’虽好,若依愚兄拙见,还有点美中不足啊!”

  • 犹短见。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他自来未曾受过这般大辱的,一时拙见,奋身望海里便跳。”

  • 2. 管见 - 鄙见

    【鄙见】释义:

  • 谦称自己的见解。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胡适《寄陈独秀》:“重读足下所论文学变迁之説,颇有鄙见,欲就大雅质正之。”

  • 【反义词】 1.管见 - 卓见

    【卓见】释义:

  • 高明的见解。

    宋李纲《海康与许崧老书》:“卓见洽闻,发明难言之意多矣!”明沉德符《野获编·也先夸国宝》:“大哉王言,与成英两朝圣諭,虽严婉不同,皆千古卓见。”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他对于国家大事的卓见更是道静从来没有听见过的。”


  • 2.管见 - 明见

    【明见】释义:

  • 明白看到;明显见于。

    《庄子·知北游》:“明见无值,辩不若默。”《史记·张仪列传》:“夫赵王之很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且以大王为可亲乎?”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虽唯通用例》:“《礼记·表记篇》:‘唯天子受命於天。’郑注曰:‘唯当为虽。’此‘虽’‘唯’通用之明见於经典者。”

  • 高明的识见。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许大磕头,説:‘大老爷明见!开恩!’”


  • 3.管见 - 浅见

    【浅见】释义:

  • 谓见识短浅。亦指见识短浅者。

    《史记·五帝本纪论》:“书缺有间矣,其軼乃时时见於他説,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水陆路殊,径復不同,浅见未闻,非所详究,不能不聊述闻见,以誌差违也。”宋苏轼《再论积欠六事四事札子》:“小人浅见,只为朝廷惜钱,不为君父惜民。”《水浒传》第三三回:“贤弟休如此浅见。”郭沫若《集外·七请》:“但我也不如一般浅见的人一样,人云亦云地便说口号标语诗是罪大恶极。”

  • 短浅的见识。

    《晋书·忠义传·王豹》:“敢以浅见,陈写愚情。”明何景明《何子·心迹》:“夫拘学不假於绳尺之外,浅见不及於衣带之下。”鲁迅《华盖集续编·<阿Q正传>的成因》:“在这事实发生以前,以我的浅见寡识,是万万想不到的。”


  • 4.管见 - 高见

    【高见】释义:

  • 见解高明。

    宋王明清《摭青杂说》:“彼商贾乃高见如此,士大夫色重礼轻,有不如也。”

  • 高明的见解。常用为敬词。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似这等不肯进身,哥哥高见为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前辈涉歷事久,多有高见,有疑难事不能自决,不可不以咨问。”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闲话少叙,言归正传。还是听慕韩兄的高见吧!”


  • 【相关词】 .不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钢管舞  管仲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一管 三不管 三寸弱管 三寸管 三极管 下管 不怕官只怕管 不怕官,只怕管 不管 不管一二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不顾 专管 丝竹管弦 丝管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