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负山
【全拼】 fù shān
【释义】
  • 背山。喻力不胜任。

    《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蚉负山也。”成玄英疏:“蚉虫至小,山岳极高,令其负荷,无由胜任。”北齐刘昼《新论·均任》:“是以君子量才而授任,量任而授爵,则君无虚授,臣无虚任,故无负山之累,折足之忧也。”周实《痛哭》诗之四:“壮志未酬填海岛,痴心枉作负山蟁。”

  • 背后依山。

    《汉书·南粤传》:“且番禺负山险阻,南北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为国。”《新唐书·突厥传上》:“帝见怜之,以虢州负山,外麕鹿,有射猎之娱,乃拜为刺史。”清吴伟业《鹿樵纪闻·绣花针传》:“恩平负山带海,俗习剽刦。”

  • 【例句】 1、一 天 他 发 现 一 个 林 老 人 载 着 珍 贵 的 兽 皮 。
    2、 殖民者登上英属北美,通过与美洲土著的接触引进了“核桃树”,“薄皮核桃树”,“浣熊”,“鼠”等“棚屋语言”以及描述性词语如“图腾”,“婴儿”,“鹿皮靴”,“战斧”(原来均为印第安语)。
    【相关词】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负作用 一决胜负 一负 上天不负苦心人 不分胜负 不堪重负 不负 不负众望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不负重望 久负盛名 亏负 亿负 任负 伤负 佗负 使蚊负山 依负 倚负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