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倒字
【全拼】 dǎo zì
【释义】
  • 谓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

  • 即倒文。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倒用字》:“诗中倒用字独昌黎为多,《醉赠张秘书》曰‘元凯承华勛’,《赴江陵》云‘所学皆孔周’……《和盘谷子》云‘推书扑笔歌慨慷’,皆倒字类也。”唐杜甫《敬简王明府》诗“驥病思偏秣”清仇兆鳌注:“思偏秣,犹言‘偏思秣’,乃倒字法。”马叙伦《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倒句例》:“《庄子》原文云:‘一不成而万有餘丧矣。’……此句如今语‘一不成而坏万有餘’,则亦倒字,非倒句。”

  • 因抄刊古书而误倒的文字。参见“倒文”。

  • 【例句】 1、巨大的红色气球上高书着“羞耻”二,在通过总统府附近的大街时,游行者还高呼着扁口号并把作出拇指向下的手势。
    2、 他在《书籍新闻》上读到一段有关杂志撰稿人收入的文章很受到鼓舞。不是吉卜林的稿费每一元,而是第一流杂志的最低稿费是每两分。
    3、 至于她绣得稀奇古怪的那个红嘛,我愿意借给她一块我害风湿病用过的法兰绒破布片,做出来才更合适呢!"
    4、 她偷偷下令全城的人都把自己家门上的福过来。
    【相关词】 ‘倒插门’ 《神魂颠倒》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一语撞倒墙 一边倒 丁倒 七倒八歪 七倒八歪斜 七病八倒 七老八倒 七颠八倒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三倒 三倒班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三松倒 三班倒 不倒 不倒口 不倒翁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