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翠绿
【全拼】 cuìlǜ
【释义】
  • 翠色的绿色。

    《文选·曹植<七启>》:“饰以文犀,彫以翠緑。”吕向注:“彫饰翠緑二色於上。”《文选·嵇康<琴赋>》:“错以犀象,籍以翠緑。”李善注:“翠、緑,二色也。”

  • 像翡翠那样的绿色。

    明陶宗仪《辍耕录·古铜器》:“至有鉏击破处,并不见铜色,惟翠緑彻骨。”王统照《阴雨的夏日之晨》:“以及条形的尖形的,圆如小茶杯的翠绿的叶子,都欣然含有生意。”

  • 【例句】 1、春天树上的叶子是翠绿的.
    2、 在阳光里,我们看到苍穹下一片翠绿,宛如春天的牧
    3、 在原野后面遥远的山坡上是一块块翠绿和棕黄色相间的田地。
    4、 不含宝石翠绿色。
    【近义词】 1. 翠绿 - 青翠

    【青翠】释义:

  • 鲜绿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西望佷山诸岭,重峰叠秀,青翠相临。”唐孟浩然《重酬李少府见赠》:“还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功德寺》:“寺两侧皆古松,枝柯青翠,蟠屈覆地。”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

  • 借指青山。

    唐刘长卿《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诗:“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 2. 翠绿 - 青葱

    【青葱】释义:

  • 见“青葱”。

  • 亦作“青葱”。翠绿色。

    唐韦应物《游溪》诗:“缘源不可极,远树但青葱。”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这时,天已大明,朝阳照着雨后的田野,一片青葱。”

  • 借指草木的幼苗或树木葱茏的山峰。

    《淮南子·说山训》:“犹采薪者,见一芥掇之,见青葱拔之。”宋王安石《风俗》:“干云蔽日之木,起於青葱。”

  • 【反义词】 1.翠绿 - 枯黄

    【枯黄】释义:

  • 干枯发黄。

    巴金《新生·五月十九日》:“草地上有几处已经现了秃顶,枯黄的草倒下来。”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有的说着说着,大滴大滴的热泪,就从那枯黄的瘦脸上滚下来了。”

  • 指凋残的黄叶。

    明刘基《诏书到日喜雨呈石末公》诗:“甘雨恰随天詔下,冻云应与地图开。枯黄背日纷纷落,细緑迎春苒苒回。”


  • 【相关词】 《翠星之加尔刚蒂亚》 三趾翠鸟 不为远山凝翠黛,只应含恨向斜阳,碧桃花谢忆刘郎。” 京粉翠 亸翠 依翠偎红 倚翠 倚翠偎红 偎红倚翠 停僮葱翠 冷翠 刻翠裁红 匀红点翠 叠翠 吐翠 含翠 娇翠 娥翠 孔翠 孤翠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