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出山
【全拼】 chū shān
【释义】
  • 晋谢安神识沉敏,少有重名,高卧东山,屡辟不出。及桓温请为司马,始出仕治事,终为朝廷重臣。见《晋书·谢安传》。后以“出山”比喻出仕或担任某种职务,从事某种事情。

    宋陈与义《出山道中》诗:“避地时忽忽,出山意悠悠。”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现任大臣子弟登第》:“文毅即以是年冬出山再相矣。”《老残游记》第四回:“承两位过爱,兄弟总算有造化的了,只是目下尚无出山之志,将来如要出山,再为奉恳。”巴金《灭亡》:“然而亲戚朋友中有许多人觉得他有非常之才,不出山济世,未免可惜,也曾劝他出来做一点事。”

  • 谓在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

    唐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出山逢乱世,乞食觉人稀。”《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李清﹞方才想起:‘临出山时,仙长传授我的偈语,第二句道“听简而问”。’”

  • 冒出新山。由于部分地壳隆起或火山爆发而造成。

  • 【例句】 1、他再度出山, 任该公司经理。
    2、 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共图大业。
    3、 出山的泉水与江河汇流,
    4、 可是他确知道,假如这真是磨石口的话,兵们必是绕不出山去,而想到山下来找个活路。
    【反义词】 1.出山 - 蛰居

    【蛰居】释义:

  • 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张绍曾》:“十六年,奠都南京,绍曾乃蛰居津门,悉心内典,著《觉道日记》四卷,不復与闻政事。”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近来天气大不佳,难于行路,恐须蛰居若干时,故不能相见。”郁达夫《沉沦》三:“他回家之后,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


  • 【相关词】 “出丑效应” “出头鸟 “出轨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别出心裁  出师未捷身先死  别出心裁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出关》 《出师表》 《出门之前》 《江城子·密州出猎》 《熊出没》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跳出我天地》 《顽皮公主不出嫁》 【出处】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