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充裕
【全拼】 chōngyù
【释义】
  • 富足宽余。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魏元虚》:“是时宦囊充裕,可以休矣。”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这一路。”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油房等来年官渠岸的人们入社了,人力畜力充裕了,再办最好。”

  • 【例句】 1、他时间充裕
    2、 你不必匆忙,时间很充裕
    3、 我们应当留有充裕的时间到火车站去――没法保险路上交通一定畅通无阻。
    4、 这样她就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一日三餐饭。
    【近义词】 1. 充裕 - 充实

    【充实】释义:

  • 使完满;加强。

    《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焦循正义:“扩而充之使全备、满盈是为充实。”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天道》:“天以化为德,圣人以德为化,惟太和在中,充实诚篤而已。”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他﹞用信仰与坚决充实了自己,使自己象一座不可摇动的小山。”

  • 充足;富足。

    《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汉书·公孙弘等传赞》:“是时,汉兴六十餘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宋书·何偃传》:“缘边镇戍,充实者寡,边民流散,多未附业。”宋李纲《入界湖南有感》诗:“忆昔湖南全盛日,郡邑乡村尽充实。”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孙壮姑》:“盗探有充实可劫者,或众寡不敌,则知风下程,并伙而谋。”沙汀《困兽记》十八:“你不是常常说,只要精神生活充实就什么都不怕么?”

  • 犹充盈。

    《韩诗外传》卷四:“猛厉充实,兵革之色也。”参见“充盈”。

  • 壮实;结实。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林彦振平日充实,饮噉兼人,居吴下,每以强壮自夸。”宋曾巩《读书》诗:“形骸苟充实,气力易腾驤。”明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稍俟数年,皇子睿体充实,然后举行,亦未为迟。”丁玲《水》一:“这个大汉子的三爷,强壮的,充实的农民,平素天不怕,地不怕。”

  • 犹踏实。

    老舍《四世同堂》三四:“不错,他的脚上是带着镣……可是,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充实过。”叶圣陶《三四集·逃难》:“李先生这才透一口气,心里重又充实起来。”

  • 2. 充裕 - 充沛

    【充沛】释义:

  • 充足而旺盛。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同胞三鼎甲》:“俟元气充沛,自当超两弟而上之。”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二章:“文思充沛的,洋洋洒洒涂抹上千把字。”浩然《艳阳天》第八四章:“她把充沛的精力全部投到工作劳动上,投到为别人、为农业社的奔波上。”

  • 3. 充裕 - 充足

    【充足】释义:

  • 足够。

    《后汉书·窦武传》:“﹝武﹞在位多辟名士,清身疾恶,礼赂不通,妻子衣食,裁充足而已。”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清李渔《巧团圆·闯氛》:“只有北京是根本之地,却要我御驾亲征。且待粮餉充足,进取也未迟。”曹禺《日出》第二幕:“哪一天盖齐不管他,这一期的建筑费拿得出去,那就是银行准备金充足,是巩固的。”

  • 富足。

    宋苏辙《上皇帝书》:“百姓充足,府库盈溢。”

  • 饱足;饱满。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 补足,纳足。

    《后汉书·朱晖传》:“各言官无见财,皆当民出,榜掠割剥,彊令充足。”

  • 【反义词】 1.充裕 - 拮据

    【拮据】释义:

  • 劳苦操作;辛劳操持。

    《诗·豳风·鸱鸮》:“予手拮据。”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口足为事曰拮据。’”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中:“陈远使外国,拮据军事。一日,方与杨中丞计议,忽焉中痰而卒。”清曾国藩《台洲墓表》:“有子男五人,女四人,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

  • 艰难困顿;经济窘迫。

    唐杜甫《秋日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文物陪巡狩,亲贤病拮据。”《红楼梦》第一一四回:“手头不济,诸事拮据。”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林抚军奏疏》:“自道光三年水灾以来,岁无上稔,十一年又经大水,民力愈见拮据。”冰心《两个家庭》:“听说她的经济很拮据,债务也不能清理。”


  • 2.充裕 - 缺乏

    【缺乏】释义:

  • 不足;缺少。

    明唐顺之《与严介谿相公书》之六:“近来建议之臣,因蓟镇兵数缺乏,无可为处。”《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厉公与妇人饮酒,索鹿肉为饌甚急。使寺人孟张往市取鹿,市中适当缺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 3.充裕 - 贫乏

    【贫乏】释义:

  • 穷困,贫困。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諼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年十六,始读《孝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清阎尔梅《上史阁部书》:“夫他人之所谓知己,不过文章延举,仕进提携,以及患难贫乏,意气殷殷耳。”许地山《空山灵雨·债》:“我看见许多贫乏人、愁苦人,就如该了他们无量数的债一般。”

  • 贫民。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开仓穀,贷贫乏。”唐康骈《剧谈录·宰相布施》:“乾符中,有宰相自中书还第,使人以布囊盛钱数千,沿路以施丐者,於是贫乏相牵罗路隅。”清戴名世《先君序略》:“居乡好賑恤贫乏,乡老大夫莫不加敬焉。”

  • 欠缺,不足。

    叶圣陶《倪焕之》六:“从它的反面看,就见得现在通行的教育的贫乏、不健全。”秦牧《艺海拾贝·核心》:“一味在那里讲究词章,讲究文采,而思想贫乏以至错误的人,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 【相关词】 《谈吃与画饼充饥》 以次充好 俭薄不充 假充 充事 充仞 充仪 充任 充份 充伙 充位 充作 充侧 充倔 充值 充充 充公 充其量 充养 充军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