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
《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成玄英疏:“无心妄行,无的当也。”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幼性猖狂,因顽慕勇,释担受书,废耕学文。”明唐寅《烟波钓叟歌》:“芦花荡里醉眠时,就解蓑衣作衾枕;撑开老眼恣猖狂,仰视青天大如饼。”
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狂妄而放肆。
汉扬雄《赵充国颂》:“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宋苏轼《上富丞相书》:“軾也西南之匹夫……翰林欧阳公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是以輒进説於左右。”《红楼梦》第五回:“子係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晋陶潜《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逯钦立注:“猖狂,情怀激动。”唐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韩柳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诣,柳称韩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韩愈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形容气势猛烈。
唐元稹《有酒》诗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颶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烟迷城市,火燎楼臺……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鬚;緑髮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狂乱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夫差传》:“吴王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於秦餘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宋叶适《宿觉庵记》:“盖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犹反顾不已。”
【嚣张】释义:
放肆;邪恶之势上升。
清李渔《蜃中楼·训女》:“只是刚勇太过,近於嚣张,害事不浅。”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反之,就这么把女儿给了他,焉知他日后不更嚣张,更霸道了呢。”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敌人见他们没有子弹,气焰顿时嚣张起来。”
【恣肆】释义:
放肆,无顾忌。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吾幼享富贵而復恣肆,一日之费敌世人一年之给。”明方孝孺《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敬慎则获福,恣肆则致凶。”廖仲恺《最后一篇的教训》:“新帝国主义完全靠着不平等条约为护符,所以得恣肆的发展。”
豪放,无拘束。多用以指文章、言论等。
宋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可穷。”明方孝孺《赠王时中序》:“时中之学包罗恣肆,如古方士,如近世山林高人。”章炳麟《序<革命军>》:“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孙犁《秀露集·读<蒲柳人家>》:“下笔汪洋恣肆。”
【放肆】释义:
放纵,不加约束。
《关尹子·六匕》:“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鰕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新唐书·李绛传》:“治生於忧危,乱生於放肆。”金王若虚《文辨一》:“马子才于《长游》一篇,驰骋放肆,率皆长语耳。”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五章:“她竭力克制着自己,不让压抑了将近三年的情感放肆地奔腾。”
弃市。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硕以瓦器奉职天臺,不思先公而务私家,背奥媚灶,苟諂大臣。昔孔子诛少正卯,以显刑戮,硕宜放肆,以惩姦伪。”
【狂妄】释义:
放肆妄为;妄自尊大。
《荀子·强国》:“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宋苏辙《再乞责降李伟札子》:“凡伟所言,大率狂妄,不疑如此,由此朝廷信以为实,为之发兵调夫。”《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只是书生狂妄,不回他几字,他只道我不知其意,只管歪缠。”茅盾《一个女性》六:“大家还给她一点面子,她反倒更加狂妄!”
用作书疏中自谦之词。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以狂妄戇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小臣狂妄,冒凟天威,甘俟斧鉞,不胜陨越之至。”《说岳全传》第四回:“小子年幼无知,一时狂妄,望老先生恕罪!”
【肆意】释义:
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晋皇甫谧《高士传·向长》:“於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金王若虚《<新唐书>辨》:“宋子京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鐫,无所顾忌。”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奉到拏问諭旨,胆敢肆意咆哮。”老舍《四世同堂》二三:“他恨那些作家,现在他可以肆意的诟骂他们了,因为他们已经都离开了北平。”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如果中国学者有了发明创造,他们不是攫为己有,就是肆意地诽谤和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