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翱翔
【全拼】 áoxiáng
【释义】
  • 回旋飞翔。

    《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楚辞·离骚》:“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唐谷神子《博异志·阴隐客》:“五色鸟大如鹤,翱翔乎树杪。”明徐霖《绣襦记·厌习风尘》:“鸞和凤并翱翔,云霞灿灿夺目光。”陈山《旅顺口》诗:“春天来到了北地,桃花烧红了碧海,白鸥在上下翱翔。”

  • 徘徊不进,停滞不前。

    宋苏轼《答李琮书》:“今韩存宝等诸军,既不敢与乞弟战,但翱翔于近界百餘里间。”清昭槤《啸亭续录·百菊溪制府》:“其后官阶蹭蹬,翱翔科道者二十餘年。”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二章:“莽莽数千年,相持相低昂,徘徊焉,翱翔焉,直至最近世,然后为一大结束。”

  • 犹遨游。

    《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翱翔。”毛传:“翱翔,犹彷徉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楚王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颜师古注引郭璞曰:“翱翔容与,言自得也。”南朝梁沉约《齐太尉文宪王公墓铭》:“翱翔礼园,优游文馆。”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海公子》:“彼寻胜翱翔,妾以艰於步履,故留此耳。”

  • 【例句】 1、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
    2、 惠特曼激励美国之鹰凌空翱翔,这是对于美国文人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3、 海鸥在惊涛骇浪上翱翔
    4、 鸟在翱翔时,展开双翅。
    【近义词】 1. 翱翔 - 飞翔

    【飞翔】释义:

  • 飞行;盘旋地飞。

    《尸子》卷下:“家鸭为鶩,不能飞翔。”晋干宝《搜神记》卷九:“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四章:“最后途述到解放一段时,船只就像要在平地飞翔起来。”

  • 犹腾达。

    宋陆游《遣兴》诗:“要是世间男子事,不须臺省竞飞翔。”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果以科第为足贵,则誥(轩辕誥)固已领袖南宫,飞翔词苑矣。”

  • 宫殿名。

    《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等殿。”

  • 2. 翱翔 - 飞行

    【飞行】释义:

  • 迅速行进。

    汉刘向《列仙传·偓佺》:“偓佺者,槐山採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黎之《晚归》:“竹篙向水里用力一点,船开动了。一只、两只、三只……一条龙似的向前飞行着。”

  • 指人或禽类、飞行器等在空中运动。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百喻经·毗舍闍鬼喻》:“著此屐者,能令人飞行无罣碍。”

  • 犹言极行,非常行。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二:“‘他行吗?’‘飞行的,田里功夫门门都来得。’”

  • 【反义词】 1.翱翔 - 坠落

    【坠落】释义:

  • 下落;掉落。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星有坠落,乃为石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瞬息至一处,马一跃而逝,与人皆不见,越坠落草中。”浩然《艳阳天》第五四章:“没有光的残月,已经坠落下去。”

  • 衰败;没落。

    宋叶适《中奉大夫太常少卿直秘阁致仕薛公墓志铭》:“初,公在真州,有倡单,流涕言其祖仕先朝为諫臣长,坠落致此,无面见日月。”


  • 【相关词】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翔翱 翱师 翱游 翱翔 翱翥 翱翱 自由翱翔 阮籍十大经典名句,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鸾翱凤翥 鹏路翱翔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