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第五节
    鲁哀公乎问颜阖曰(1):“吾以仲尼为贞(2),国其有疹乎(3)?”曰:“殆哉权乎仲尼(4)!方且饰羽而画(5),从事华辞(6),以支为旨(7),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8)受乎心(9)宰乎神(10)夫何足以上民(11)!彼宜女与予颐与(12), 误而可矣(13)!(,) 今使民离实(,) 学伪(14),非(,) 所以视民也(15)。为后世虑,不若休之(16)。难治也(17)!”施于人而不忘(18),非天布也(19),商贾不齿(20),虽以事齿之(21),神者弗齿(22)。为外刑者(23),金与木也(24);为内刑者(25),动与过也(26)。宵人之离外刑者(27),金木讯之(28);离内刑者,阴阳食之(29)。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注释】
  
     (1)鲁哀公:春秋未年鲁国国君。见《德充符》、《让王》。颜阖:鲁国的贤人,见《人间世》、《达生》、《让王》诸篇。
   (2)贞干:古代筑墙的工具。立两端的为帧,坚两侧的为干。此处喻以孔于为辅相的意思。贞,同桢。
   (3)瘳乎:可治吗。瘳(chōu),病愈。
   (4)殆:危险。权:通岌,危。
   (5)羽:羽毛。饰羽而画:用画装饰有文彩的羽毛。
   (6)华辞:浮华的言词,花言巧语。
   (7)支词:辞有枝叶。旨:美。以枝为旨:形容言辞下当。
   (8)忍性:矫饰性情,视:通示。视民:指示民众,知:通智。信:信实,诚。
   (9)受乎心:受心指使。
   (10)宰乎神:以精神为主宰。
   (11)上民:居民之上。
   (12)彼:指仲尼。宜:犹乃,女:指鲁哀公。于:颜阂自称。
   (13)而:犹则。
   (14)实,信,性。伪:华辞,忍性,即指礼。
   (15)非:不是。视民:教育民众。
   (16)休:止。
   (17)治:不可以治。
   (18)施于人:施于民。
   (19)天布:天行布施。
   (20)商贾(gǔ):买卖人,商人。不齿:不愿相提并论。
   (21)事:事务。
   (22)神:思想。弗:同不。
   (23)外刑:体外的刑罚。
   (24)金与木:金属与木制的刑具。
   (25)内刑:内心的刑罚。
   (26)动:妄动。过,过分。
   (27)宵:通小。离:通罹,遭受。
   (28)讯:刑讯,拷问,问罪。
   (29)食:通蚀,剥蚀,腐蚀,蚕食。
  
 
  【译文】
  
     鲁哀公问颜阎说:“我要把仲尼做为辅相,国家可以得治吗?”颜阖说:“危险啊!危险!仲尼喜欢文过饰非,办事花言巧语,以枝叶代替旨美,矫饰性情以夸示民众而不智不诚。受心指使,以精神为主宰,怎能在民上呢!他如果适合你和我的养生,就是错了也是可以的!现在让民众离开朴实而学虚伪,不足以教育民众。为后世考虑,不如停止这件事。不可以让他治理国家!”施恩于民众而不忘其功,不是天然的布施,商人是人们不愿相提并论的,虽然因事务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但思想上仍不愿与他们相提并论。体外刑罚的工具是金属与木制品,内心刑罚的工具则是轻举妄动所引起的过失。小人遭到体外的刑罚,用金木刑具拷问他;遭受内心的刑罚,则是用阴阳之气来蚕食他,能够免于外内刑罚的,只有真人才能做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