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渔父

渔父·第三节

  孔子揪然而叹(1),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2),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3)?”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4)!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5),举足愈数而迹愈多(6),走愈疾而影不离身(7),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8),处静以息迹(9),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10),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11),理好恶之情(12),和喜怒之节(13),而几于不免矣(14)。谨修而身(15),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16),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17)功成之美(18)。无一其迹矣(19);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20);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21);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22)。礼者,世俗之所为也(23);真者,所以受于天也(24),自然不可易也(25)。故圣人法天贵真(26),不拘于俗。愚者反此(27)。不能法天而恤于人(28),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29),故不足。借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30)!”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31)。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32)。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33),民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34)。子勉之,吾去子矣(35)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36),延缘苇间(37)。

【注释】

  (1)锹(qiǎo)然,形容伸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的样子。
  (2)逐:驱逐。
  (3)离:一本作罹,遭。谤:诽谤,毁辱。四谤:指上文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子陈蔡。
  (4)难悟:难觉悟。一本作难语,难与言,亦通。
  (5)畏影:畏惧自己的影子,恶迹:厌恶自己的足迹。去:脱离、摆脱,走:跑。
  (6)数(shùo):屡次,频繁。作快解牵强。
  (7)疾:快,急。
  (8)处阴:在阴暗无光的地方。休影:止影,没有影子。
  (9)处静,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息迹:灭绝足迹,没有足迹。
  (10)际:界际,分际。
  (11)适,调适、调和。受与:取舍。度:分寸,适度。
  (12)理:调埋,疏导。
  (13)和:调和。节:节度,分寸。
  (14)几:几乎。不免:不免于祸患。
  (15)谨:谨慎,修:修养。而:你。身:身心。
  (16)人理:人伦。
  (17)适:舒适,顺从。
  (18)之:则,就。
  (19)无:通毋,不拘,不需。一:一定,一种。迹,途径。
  (20)不论:不问,不管。以:用。
  (21)不选,不选择,具:器具,酒具。
  (22)无问:不讲究。札:札仪。
  (23)所为:所造成。
  (24)受于天:禀受于自然。
  (25)不可易:不可以改变。
  (26)法天:效法自然。
  (27)愚春:愚蠢的人。反此:与此相反。
  (28)恤:体恤,周济。人:人事。
  (29)禄禄,同碌碌,平凡的样子。受变于俗:受世俗影响而变化。
  (30)蚤:同早。湛(dan):通眈,逸乐无度。人伪:世俗的礼乐。
  (31)夭幸:天赐幸运。
  (32)比:置,当作。役:弟子。
  (33)往:去,前去。
  (34)无咎(jiti):没有罪过。咎,过失,罪过。
  (35)去:离开。子,你。
  (36)刺船:撑船。
  (37)延:迟缓,缓慢。缘:沿着。苇:芦苇。

【译文】

  孔子神色愧变而叹息,再叩拜而起说:“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被削平足迹,在宋国被砍伐讲学遮荫的树木,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我不知道所犯的过失,为何遭到这四种毁谤?”渔翁凄凉地改变面孔说:“严重啊,你大难觉悟了!有人畏惧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想离开它而跑,举足愈频繁而足迹愈多,跑得愈快而影子却不离开身形,自以为还慢,快跑不止,绝尽力气而死。他不知道到阴暗的地方影子自然消失,处于静止状态足迹自然消灭,愚蠢到极点了!你审视仁义之间,分辨同异之际,观察动静的变化,调适取舍的分寸,调理好恶的情感,调和喜怒的节度,你几乎不免于祸患了。你要谨慎修养身心,慎重保持自己的本性,使物与人归还自然,就无所牵累了。现在,你不修养自身而求助他人,不也是追求外物吗!”孔子凄凉他说,“请问什么叫做真?”渔翁说:“真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哭泣的人,虽然悲痛而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严厉而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发笑而不和蔼。真正的悲痛没有声音而哀伤,真正的愤怒没有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没有笑容而和蔼。真性在内心,神情流动于外表,这就是珍重精诚的道理,把这种道理运用于人伦,事奉父母就孝顺,事奉君主就忠贞,饮酒就欢乐,处丧就悲哀。忠贞以功名为主,饮酒以欢乐为主,处丧以悲哀为主,事亲以顺适为主。功名成就是完美,不需要一种途径。事父母以安适,不论什么方法;饮酒以欢乐,不选择器具;处丧的哀伤,不讲究什么礼仪。礼仪是世俗所做的;真性是享受于天的,自然是不可以改变的,所以,圣人效法天道珍视真性,不拘泥于世俗。愚蠢的人与此相反。不能够效法夭道而体恤于人事,不懂得珍视真性,平凡而受世俗的影响来变化,所以不知满足。可惜啊!你过早地逸乐无度于世俗的礼乐之中而听到大道太晚了!”孔子再一次叩拜而起说:“现在我有机会遇到先生,真是天赐幸运。先生不嫌羞辱把我当做弟子而亲身教导我。请间住在哪里,让我受业而学到大道。”渔翁说:“我听说,可以传授的,传授达到妙道;不可以传授的,不懂得其道理。谨慎不授给它,自身也就没有什么罪过了。你自勉吧,我要离开你了,我要离开你了!”于是撑船而离开,沿着芦苇之间的水路缓慢地走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