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则阳

则阳·第七节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1),未尝不始于是之(2),而卒诎之以非也(3)。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4),有乎出而莫见其门(5)。人皆尊其知之所知(6),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疑
  乎(7)!已乎!已乎!且无所逃(8)。此所谓然与然乎(9)

【注释】

  (1)蘧伯王:人名,姓蘧,名瑗,字伯玉,卫国的大夫。行年:历年。六十而六十化:指六十年之中每年都在变化。此语在《寓言》中说的是孔子。
  (2)是:肯定,正确,对的。
  (3)卒:最终,最后。诎:通黜。非:否定,不正确,不对的。
  (4)根:根本,万物的根源。
  (5)门,门径,产主的门径。
  (6)知之所知,前一“知”通智,后一“知”当知道讲。
  (7)大疑:极糊涂。
  (8)无所逃:无有能逃避得了的。
  (9)然与然:这样与那样。

【译文】

  遽伯玉在经历六十年中有六十次修善德行的变化,开始肯定的,后来又否定它,很难说今天所认为是对的就不是五十九年来所认为是错误的。万物有它的生而看不见生它的根源,有它的出处却看不见它的门径。人们都重视他的智慧所能知道的,而不能凭他的智慧所不知道而后知道的道理,可不是所谓大疑惑吗,算了吧!算了吧!况且没有能逃避得了的,这就是你说这样他说那样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