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功效与作用
【名称】:芦根
【英文名】:RHIZOMA PHRAGMITIS
【拼音】:Lú Gēn。
【别名】:芦茅根、芦芽根、苇根、苇子根、芦菰根、芦头 、芦柴根、顺江龙、水蓈蔃、芦通、甜梗子
【药材类别】:根茎类
【性味】:甘,寒。
①《别录》:味甘,寒。
②《药性论》: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④《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①《别录》:味甘,寒。
②《药性论》: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微寒,无毒。
④《陆川本草》:甘淡,微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肺、脾、肾三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阴经血分。
③《要药分剂》:入肺、脾、肾三经。
④《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入药部分】: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
【产地和分布】:生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m。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cm,宽1-3.5cm,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cm,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cm;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功效】: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透疹。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麻疹;解河豚鱼毒。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①《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②《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③《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④《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⑤《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⑥《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⑦《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⑧《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⑨《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⑩《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⑾《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⑿《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⒀《山东中药》:治浮肿。
⒁《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
①《别录》: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②《药性论》:能解大热,开胃。治噎哕不止。
③《唐本草》: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④《日华子本草》:治寒热时疾烦闷,妊孕人心热,并泻痢人渴。
⑤《日用本草》:解河豚鱼毒。
⑥《本草蒙筌》:解酒毒、鱼蟹中毒。
⑦《本草原始》:治干呕霍乱。
⑧《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
⑨《医林纂要》:能渗湿行水,疗肺痈。
⑩《天宝本草》:清心益肾,去目雾,头晕,耳鸣,疮毒,夜梦颠倒,遗精。
⑾《中国药植志》:治便秘。
⑿《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
⒀《山东中药》:治浮肿。
⒁《四川中药志》:治斑疹舌燥及津少。